公募基金看好节后A股:科技与红利双驱动
公募基金看好节后A股:科技与红利双驱动
2025年2月6日,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走势。沪指下跌0.65%,深成指微涨0.08%,创业板指小幅下跌0.04%。然而,在指数涨跌互现的背后,市场交投活跃,两市成交额达1.2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717亿元。其中,科技板块表现抢眼,软件开发行业大涨5.85%,DeepSeek概念股更是掀起涨停潮。
这一市场表现与公募基金对节后市场的预期不谋而合。多家公募基金表示,2025年A股市场有望在科技与红利双驱动下,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
科技与红利:双轮驱动的市场逻辑
科技驱动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2024年第四季度,政策方向更加明晰,经济复苏的基础也更加扎实,全新的周期或已开启。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的加速应用被视为划时代的机遇。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人工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效果可能会类似蒸汽机和信息技术,时间的复利会让曲线持续陡峭化。
红利驱动则反映了在经济不确定环境下,高股息、低估值优质企业的配置价值。在“宽货币、弱信用、弱增长”的环境下,红利风格的宏观胜率依然很高。同时,险资的欠配压力也兜底了板块的下行风险。从机构配置角度来看,国有大行、核电、航运物流等低估值、顺周期品种,以及具备稳健盈利能力、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的央国企板块,都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
公募基金的乐观预期
多家公募基金对节后A股市场走势保持乐观。他们认为,在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政策暖风频吹的背景下,市场很可能将震荡上行,呈现出结构性的机会。
从政策面来看,近期央行表态2025年将“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监管部门的积极表态有望对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修复作用。另一方面,12月非制造业PMI边际修复,制造业PMI虽有所回落但依旧强于季节性均值水平,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仍在持续走高,内需预期不必过分悲观。
从资金面来看,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A股市场。中金公司表示,考虑我国居民过去几年储蓄存款持续积累、A股投资环境初步修复、外资对A股尚处于低配等,不可忽视A股经历长周期回调后,国内居民资产和全球资金配置需求或有更积极的边际变化,有望支持指数表现。
双驱动模式的可持续性
科技板块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在人工智能领域,IT基础设施尤其是智算,受益于全球AI投资持续投入,景气度有望维持向好。同时,AI云端算力和大模型能力的不断增强,为AI应用如端侧AI等场景创新打下基础。在数字经济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相关产业链有望保持高景气度。
红利板块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在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具备稳健盈利能力、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的企业将持续受到市场青睐。特别是央国企板块,在改革深化和市值管理政策的推动下,业绩与估值有望实现双提升。
结语
总体来看,2025年A股市场有望在科技与红利双驱动下,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科技领域,以及具备稳健盈利能力、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的优质企业。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和政策动向,把握市场节奏,做好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