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陆霸主易主之地——圣胡安
新大陆霸主易主之地——圣胡安
圣胡安是加勒比海第四大岛屿波多黎各的首府,建城于1521年,是美洲第二古老的城市。这座城市见证了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新大陆霸主的历史变迁,其独特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展现了其作为一座战略要地的重要地位。
从圣克里斯多福城堡远眺海角城堡,城墙内是老城区,外侧靠海则是曾经的棚户区La Perla
1776年随着美国从英国殖民地独立,美国接替英国开始展开和西班牙的新大陆霸主争夺。在美洲大陆,美国逐渐蚕食其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先后于1819,1845,1850年获得佛罗里达,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利亚州等地。美国同时也未放弃在加勒比和西班牙进行海上争夺。古巴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派缅因号至古巴保护侨民,却在1898年2月于哈瓦那附近海域爆炸沉没,美国以此为借口和西班牙展开美西战争。美国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同时和西班牙交战,最终歼灭了古巴和菲律宾的西班牙舰队。西班牙战败,于1898年被迫签订《巴黎条约》,获得了西班牙在加勒比的殖民地波多黎各,并成为古巴的保护国。美西战争的结束正式宣告了美国成为加勒比海的主要势力,美国也取代了西班牙,成为美洲的唯一霸主。
波多黎各总督官邸(1521),新大陆持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总督官邸
圣胡安充满色彩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
波多黎各(Puerto Rico)是加勒比海第四大岛屿,其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是“富饶海港”的意思。自从被美国夺取后,波多黎各就一直以领地的形式存在,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个州。其首府圣胡安(San Juan)得名于施洗者约翰,建城于1521年,是仅次于多米尼加首府圣多明各的美洲第二古老的城市,也因此拥有着数座美国建筑史上的首作。1508年,胡安·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在波多黎各的北海岸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卡帕拉 (Caparra),但很快就发现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定居,一年之后德莱昂便把定居点迁到了临近圣胡安湾入海口处的小岛上,即是今天圣胡安老城所在地。
波多黎各第一个殖民地卡帕拉的遗址
圣胡安老城被城墙环绕,有两座大型堡垒护卫,是一座防卫森严的堡垒港城。老城的海港城门位于城西,城门南侧的城墙上有圣胡安最早的防卫堡垒(La Fortaleza)。这座堡垒始建于1533年,但由于从防御角度而言选址不佳,最后用作总督官邸至今,成为了新大陆持续使用的最古老的总督官邸。从城门进入圣胡安,向东稍微沿上坡走几步,就能看到临近海港的大教堂广场。圣胡安主教座堂正对着海港,在数百年间欢迎着从港口进入老城的访客。这座主教座堂始建于1535年,是美国最古老的主教座堂,但直到1802年才完工,主立面更多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元素。圣胡安的建城者德莱昂就被安葬在这里。
圣胡安主教座堂,美国最古老的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内建城者胡安·庞塞·德莱昂的墓
圣胡安主教座堂正对圣胡安老城南北走向的主路(Calle de Cristo),圣诞节期间人声鼎沸,懒得出国游玩的美国人,就将这里作为拉美的替代地,乘着假期来感受拉美风情。主路从北向南地势逐渐下降,北端是比大教堂还要古老的圣何塞(San José)教堂,建于1528年,立面非常朴素,其内部还保存了一些当年的哥特风格结构。德莱昂曾一直被安葬在这里,直到1836年移至圣胡安主教座堂。主路的南端则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基督小教堂(Capilla del Cristo),建于1753年。这两座一北一南的教堂,正好见证了圣胡安从建城至鼎盛的两百年。
圣何塞教堂,美国现存最古老的殖民时期建筑
圣何塞教堂侧面,立有胡安·庞塞·德莱昂的雕像
圣何塞教堂残存的早期壁画
但圣胡安的教堂和建筑,无论是从规模还是精美程度,都远比不上其它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名城。或许她的地位始终比不上同处加勒比海圣多明各和哈瓦那,也使得西班牙人并未在这里倾注太多的注意力。到19世纪末,圣胡安的人口也不过三万多人。
圣胡安正对主教座堂,南北走向的主路Calle de Cristo
主路南端巴洛克风格的基督小教堂
圣胡安在建城后,就频繁受到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袭击。西班牙人又陆续兴建了两座规模庞大的堡垒来保卫城市,一座用于防御海上进攻,另一座则用来防御陆上进攻。位于西北海角上的圣费利佩海角城堡(Castillo San Felipe del Morro)建于1539年,主要用于防御海上进攻。海角城堡最初只是一做防御塔,但其后不断扩建,至1787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城堡城墙和大海之间还有一片不同寻常的公墓(Santa María Magdalena de Pazzis Cemetery),这片公墓是1863年为应对老城内墓地不足而兴建的。公墓中心有一座极具古典主义风格的圆形建筑。
圣费利佩海角城堡
城堡城墙之外的公墓
城堡上的炮台,可以看到弧形的大炮轨道
海角城堡最高的灯塔在美军攻打圣胡安的时候毁于炮火,现在的灯塔重建于1908年。美军占领圣胡安后,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皆在此对军备进行加强,以防备加勒比海上的德国潜艇。如今的城堡作为博物馆使用,飘扬着美国国旗、波多黎各旗和勃艮第十字旗(Cruz de Borgoña),后者在1506-1701年间被西班牙用作其海军军舰旗,且在1843年以前一直作为陆军军旗使用。
重建于1908年的灯塔
城堡上飘扬着美国国旗、波多黎各旗和勃艮第十字旗
城东完成于1783年的圣克里斯多福城堡(Castillo San Cristóbal)则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陆修建的最大规模的防御工事。这座位于山坡上的城堡占地27英亩,主要用于防御从东南方向进行的陆地进攻。1797年,这座城堡曾击退了七千名英军军队的入侵。但再坚固的堡垒,也抵挡不住西班牙帝国在19世纪的持续衰落,也无法阻止其殖民地纷纷独立,或是落入他国之手。
用于防御陆上进攻的圣克里斯多福城堡
城堡内的廊道
城堡内部
城堡坚固的城墙,百年间保卫着来往的船只
美国夺取圣胡安后,于20世纪在这里修建了一批新的美式建筑。城东的波多黎各老赌场建于1917年,属于发轫于法国的美术学院派(Beaux-Arts)建筑,有着典型的法式复折房顶(mansard),在二战期间曾被用作美军的长官俱乐部。19世纪中期许多美国建筑师都曾在法国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学习。1893年,麻省理工学院成为美国第一所开设美术学院派建筑课程的大学,让美术学院派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流行开来。)建筑,在二战期间曾被用作美军的长官俱乐部。
美术学院派风格的波多黎各老赌场
城南的何塞·V·托勒多大厦和联邦法院(Jose V. Toledo Federal Building and United States Courthouse),由1914年修建的西班牙殖民复兴风格的建筑,和1940年新建的和其相连的晚期装饰风摩登流线型建筑构成,高六层楼,两侧各有一座装有四吨重青铜灯的塔。这座西班牙殖民风格和美式现代风格杂糅的建筑,恰似圣胡安在美国和西班牙间易主的历史,也见证了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美洲霸主的历史新篇章。
西班牙殖民复兴风格与摩登流线型风格杂糅的城南的何塞·V·托勒多大厦和联邦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