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片酬背后的“阴阳合同”:揭秘与反思
天价片酬背后的“阴阳合同”:揭秘与反思
2021年4月,一则关于艺人郑爽的爆料震惊了整个娱乐圈。据前男友张恒透露,郑爽在电视剧《倩女幽魂》中获得的片酬高达1.6亿元,若按工作日计算,日薪超过208万元。这一数字不仅令人咋舌,更引发了公众对演艺圈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现象的广泛关注。
“阴阳合同”这一术语最早源于2018年的范冰冰逃税案。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签订两份或多份合同,其中一份是虚假的,用于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另一份是真实的,记录了实际交易金额。这种做法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逃税。
在范冰冰事件中,她通过签订大小合同的方式,将3000万元的片酬拆分为1000万元和2000万元两部分,仅就1000万元部分申报纳税,最终被处以8.8亿元的罚款。这一案件不仅揭露了娱乐圈的潜规则,也引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对整个影视行业税收秩序的全面规范。
天价片酬现象对影视行业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行业角度来看,过高的片酬挤占了其他制作环节的预算,导致资源分配失衡,影响了作品的整体质量。同时,这种现象也加剧了演艺圈内的竞争,使得一些有才华但知名度较低的演员难以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
从社会层面来看,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片酬与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不满。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感,还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产生“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错误认知。
面对这一乱象,国家税务总局于2018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影视行业税收秩序规范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自查自纠:要求影视企业和从业人员在2018年12月底前主动补缴税款,免予行政处罚和罚款。
重点检查:对拒不自查自纠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进行重点检查和处理。
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影视行业税收监管体系,加强日常征管。
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许多影视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主动补缴了税款。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问题,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行业监管机制,包括:
加强税收监管: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税务部门的监管能力。
完善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协会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资本更多投入到剧本创作、制作质量等核心环节,而非单纯追逐明星效应。
培育多元人才:为有才华的新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打破“唯流量论”的行业生态。
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理性思考。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健康、公平的演艺环境,让艺术追求与商业利益达到更好的平衡,让真正有才华的演员和优质的作品获得应有的回报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