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通过饮食调节改善低压?专家推荐这些食材
秋冬季节如何通过饮食调节改善低压?专家推荐这些食材
秋冬季节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期”。近日,50岁的吴大姐(化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意识不清,被紧急送至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检查,她的血压高达197/101mmHg,最终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这个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秋冬季节,高血压患者更需警惕。
为什么秋冬季节血压容易升高?
冬季气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高。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由于寒冷引起血管收缩,使原本已经超过正常水平的血压进一步增高,容易造成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饮食调节:改善低压的关键
低盐低脂,远离腌制食品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少吃腌制食物,比如腌的咸菜、腌的榨菜、腌的鸡蛋、鸭蛋等,尽量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六克以内,因为盐进食过多就可引起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建议低脂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少吃肥肉、排骨、鱼籽、烧烤、腊肉、熏肉等这些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 西瓜:对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也可用西瓜翠衣10~12g,草决明10g,煎汤代茶饮,疗效甚好。其瓜仁也是一味良好的降压利尿药。
- 山楂:出楂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可选野山楂10粒(鲜品为佳),捣碎加糖30g,水煎常服,有良好的降压、健胃作用。
- 香蕉:香蕉含有多种维生素,能清热降压,可常食。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g,煎汤服也有效。有条件的取适量香蕉花煎水服,疗效较佳。
- 柿子:近年来,柿子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痔疮出血的效果受到人们的重视。可取鲜柿子榨汁,用牛乳或米汤调服,每服半杯。
- 菠萝:常食菠萝能加强体内纤维蛋白的水解作用,对高血压水肿、血栓形成等,有改善血循环,消除水肿炎症的良好作用。
- 橘子: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10余种营养素。对慢性肝炎引起的高血压,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饭后常吃一只橘子,可增进食欲,消除高血压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
降压蔬菜,餐桌必备
- 芹菜:绝对是高血压人群的降压法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芹菜具有降血压的功效,特别是对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头痛、头胀更是有着神奇的缓解作用。
- 黑木耳:同样也是一种降血压的食物,无论是哪种食用方式,它的降血压作用都不会因此而改变。最方便的食用方式比如:用清水将黑木耳浸泡一夜后,上屉蒸1~2小时然后在其中放入适量的冰糖,每天吃一碗即可。不过几天你便会发现,经常飙升的血压已经下降了很多,而且起伏的幅度也不再似以前那样“惊心动魄”了,这就是黑木耳的魅力。
- 绿豆:同样也是降血压的食物中的一种,而且它的降压功效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它是高血压患者很好的食疗降压药。经常吃绿豆不但能够起到降血压的作用,而且还有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 西瓜皮: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并且让人随意丢弃的西瓜皮,同样具有很好的降血压功效。取西瓜翠衣、草决明各9克,水煎服,此种降血压的食物对治疗高血压效果好。
- 西红柿:是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而且这种维生素C得到了有机酸保护,煮时不易被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西红柿中还含有较大量的西红柿红素等类胡萝卜素,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益。经常吃西红柿汁有缓慢降血压、利尿、消肿的作用。西红柿既可当果点吃,又可炒菜食用。食前宜用开水烫洗,以免误食细菌和寄生虫。西红柿不宜空腹吃,否则容易使胃酸增高,产生烧心、腹痛等不适应症状。西红柿可生吃,糖醋凉拌,也可炒熟吃。注意:忌与黄瓜同食。
- 苦瓜:含胡萝卜素、尼克酸、抗坏m酸、粗纤维、苦瓜素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其性昧苦寒,而有清热解毒、清心消署、明目降压之功效。苦瓜可绞汁、凉拌、煮汤、炒菜食用。苦瓜含有的草酸会妨碍钙吸收,炒菜前,应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后再炒。脾胃虚寒者慎食。
- 海带: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是摄取钙、铁的宝库。海带中的褐藻氨酸有降压作用。海带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膳食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排泄,控制胆固醇吸收。海带中的钙也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吸收,降低血压。海带中的碘化物能加速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排出,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有害物质排泄的作用。海带可绞汁、凉拌、煮汤或炒熟食用。
- 菠菜: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其赤根中含有一般蔬果所缺乏的维生素K,有助于防治皮肤、内脏的出血倾向。菠菜可炒食、凉拌、作馅或煨汤,高血压病者伴有便秘、头痛、眩晕、面赤更宜食用。注意:不要和豆腐吃。
- 洋葱:在欧洲,洋葱被誉为“菜中皇后”,营养丰富,含抗坏血酸及18种氨基酸等。近代研究发现,洋葱含有硫化物、类黄酮、苯丙素酚类,甾体皂苷类、前列腺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消炎抑菌、防癌抗癌、利尿止泻、以及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抗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脑血管病、抗氧化、美容等作用,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常食洋葱,可长期稳定血压,降低血管脆性。
- 香菇:含有香菇多糖、天门冬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的酪氨酸、氧化酶等物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作用,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可以炒菜或煮汤食用。
郭艺芳医生的建议:饮食调节是关键
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指出: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血管内膜破损,胆固醇趁机进入,慢慢会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变狭窄,从而发生脑缺血。斑块突然破裂还可能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严重闭塞,引发脑梗死。另外,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使血管持续扩张变得更硬更脆,甚至没有弹性,时间长了血压突然升高,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
推荐食材:芋头
到了冬天,将芋头纳入日常饮食,不仅能减轻体重、稳定血糖,还能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调节血压,甚至延缓衰老。
- 热量低:相对于大米、小麦等常见主食,芋头的热量较低,约是大米、小麦热量的四分之一。
- 脂肪含量比较低:芋头的脂肪含量比较低,所以适量吃芋头,不用担心出现脂肪堆积、长胖的情况。
- 饱腹感高好吸收:芋头所含的淀粉颗粒,它的溶解、吸收速度比较慢,所以芋头是一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对于餐后有高血糖风险或者是餐后血糖控制不达标的人群,芋头可以作为替代主食的辅助食品。
- 促进肠胃蠕动:对于脾虚、消化不良的人群,吃芋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运化。
- 滋润皮肤:芋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充养身体、健脾养血,所以常吃它,可以让肌肉更加饱满丰盈,皮肤滋润有弹性。
- 缓解便秘:芋头中含有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于排便不畅、便秘的人群,可以帮助改善肠蠕动,缓解由于饮食积滞过多造成的肠蠕动缓慢,或者是因脾胃不足、脾胃虚损造成的便秘。
芋头美食推荐
排骨蒸芋头
食材:排骨400克、芋头300克、姜1块、葱1根、蒜头4瓣、蚝油1勺、生抽1勺、红烧酱油半勺、盐适量、玉米淀粉半勺、料酒半勺。
做法:将芋头去皮,切成小块,排骨剁小块清洗干净沥干水,姜、蒜、葱、小米椒切碎。排骨加入1勺生抽、1勺蚝油、半勺料酒、半勺红烧酱油。适量盐、少许油、半勺玉米淀粉,放入姜、蒜碎抓匀腌制片刻。(姜、蒜头剁碎)。芋头放少许盐、半勺生抽抓匀。将芋头铺在盘底,表面铺上腌制好的排骨。蒸炖锅放水烧开,水开后放入芋头排骨蒸30分钟左右。蒸好后撒上辣椒碎和葱花装饰即可。又香又入味。
芋头西米露
食材:西米100克、椰浆400毫升、牛奶750毫升、冰糖80克、炼乳20克、芋头400克。
做法:芋头去皮切小块,放到蒸锅里蒸熟。水开后加入西米,煮至剩一点小白心就关火闷20分钟。煮好的西米捞出过一下冷开水,然后捞出备用。香芋蒸好后,取一点搅碎。锅中加入椰浆和牛奶,开火煮一下。锅中继续加入炼乳、冰糖、香芋碎,煮至糖溶化即可关火。最后加入香芋和西米即可。
总结
秋冬季节,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血压变化。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可以有效改善舒张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