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话和烂梗,包围中小学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话和烂梗,包围中小学生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2A05GKI00

唐昕是一位初二的语文老师,每次批改学生的周记时,都会看到一些网络用语或黑话,如“我真的会谢”“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悟了”等。她尝试在课堂上告诫学生不要在书面用语中使用这些网络梗和流行语,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种现象引起了唐昕的担忧,她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这些网络梗和黑话影响学生养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事实上,整治工作已经开始。2024年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网络黑话的演变

网络黑话并非新现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指出,作为一种社群语言变体,黑话或隐语自古就有。在网络时代,这些社群主要为亚文化社群,如饭圈、二次元、电竞圈等。网络黑话具有简洁性、隐秘性、扭曲性等特点,其传播主要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

整治的必要性

网络黑话的整治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网络黑话产生了破圈现象,不分场合、人群滥用;二是对青少年的语言规范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可能影响成年人的语言表达精确性,导致“文字失语症”。

整治策略

整治网络黑话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链路流程,包括问题识别、协同监管、法律支撑和教育引导等环节。专家建议,对于特别烂的和大家都反感的网络黑话、烂梗,可以用网络技术处理屏蔽,但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网络用语则应保持宽容态度。

平台责任

网络平台在推动网络黑话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专家建议,平台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利用算法技术做好内容审核把关,挤压黑话烂梗的生存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