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犹太亿万富翁在中国的故事,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遗产之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犹太亿万富翁在中国的故事,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遗产之争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0663509_121164133/?pvid=000115_3w_a

在20世纪初的上海,一位来自伊拉克的犹太商人赛拉斯·亚伦·哈顿,凭借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巨额财富。然而,他去世后留下的1.5亿美元遗产,却引发了一场跨越四国的遗产争夺战。这场持续数年的法律纠纷,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也成为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佳话。

从贫困到富翁:哈顿的传奇人生

1851年,赛拉斯·亚伦·哈顿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在他5岁时,父母举家搬迁到印度孟买。在印度,他的父亲加入了一个犹太人成立的贸易团体工作。哈顿在犹太人支持的学校读书,十几岁就开始工作。17岁时,雇主发现他非凡的商业头脑,将他派到中国开发市场。

哈顿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解雇,解雇以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上海,他预料到上海将来会是外国人定居点,因此他投资了房地产生意。哈顿的目光是敏锐的,他在房地产上挣到了钱,现在上海的南京路周边的诸多房产当年都是他的产业。

除了房地产,他还投资了纺织品生意,最后,他又因为买卖鸦片赚了一大笔。20世纪初,哈登已经是上海有名的地产大亨。

婚姻与慈善:哈顿的另一面

1924年,35岁的哈顿娶了一个中国女人,他的妻子名叫罗嘉陵。罗嘉陵的父亲是一名法国人,她的母亲是中国人,她本人出生在中国并且信奉佛教。罗嘉玲终生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他和哈顿一开始收养了几个中国孩子,后来,他们开始收养各种国籍的孤儿,这些孩子都是按照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培养的。

哈顿做了很多的慈善,1924年哈顿作为外国人代表受邀来到了紫禁城见到了溥仪皇帝,来看看当时犹太报纸的报道。

遗产之争:跨越四国的法律纠纷

1931年,80岁的赛拉斯·亚伦·哈顿在上海去世,他的去世引发了一场波及伊拉克、英国、印度、中国四国之间的跨国官司。因为哈顿留下了一亿五千万美金的遗产全部留给了他的中国妻子罗嘉陵,又因为哈顿和妻子没有亲生的孩子,因此,他全部的亲戚都出来争夺巨额遗产了。

哈顿在死前一个星期立下了遗嘱,他一亿五千万美金的遗产将由他的妻子罗嘉陵继承。他们收养的那些孩子并没有继承权,除非罗嘉陵在哈顿去世两个星期之内也去世,他们收养的二十二个孩子才能继承遗产,而且这些孩子还必须皈依犹太教。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远在各国的哈顿的亲戚们不乐意了,因为在他们看来罗嘉陵作为一个信奉佛教的女人是不能嫁给犹太人的,因为犹太人不会和异族通婚,即便哈顿在中国生活了63年之久,他还是要遵照犹太人的习俗,亲戚们认为罗嘉陵和哈顿的婚姻不合法,不合法也就意味着她没有继承权。

上海犹太社区的人也出来证明说他们并没有举行过犹太婚礼。哈顿的亲戚们向上海法院提起了诉讼,他们要求剥夺罗嘉陵的继承权并且由他们进行分割。

而伊拉克政府呢,也觊觎这笔钱很久了,要说伊拉克政府也挺有意思的,在哈顿出生的时候伊拉克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1918年奥斯曼帝国解体,伊拉克的土地随后落入英国的保护之下。哈顿实际上出生的时候是土耳其人,当年他用土耳其人的身份申请了英国和法国的领事保护都没有成功,直到1925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才接纳他为英国公民。

伊拉克政府说哈顿去世的时候依然是伊拉克公民,因此伊拉克也有权继承哈顿的遗产。

俗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哈顿虽然没有在深山,但是他在遥远的中国,他那些亲戚们,有巴格达的,有孟买的,有耶路撒冷的,全部都提起了上诉,他们要求分割哈顿的财产。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消息传播的很快,好像全世界都在讨要哈顿的遗产。

这场官司打了三年多,这三年期间,以巴格达的哈顿的堂兄弟阿卜杜拉为首的亲戚们多次上诉,巴格达的亲戚们声称要按照伊拉克的法律进行分割。

印度的亲戚们则声称他们跟哈顿的父亲母亲关系都很近,他们请了巴勒斯坦的知名律师,大有拿不到遗产誓不罢休的姿态。

哈顿的亲戚们的观点是罗嘉陵不是犹太人,他们的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应,就算罗嘉玲以前参加过犹太教堂活动,为教堂捐过款,但是叛依犹太信仰必须公开宣誓,而罗嘉陵是一名忠实的佛教徒。

罗嘉陵这边的观点是,她虽然不信奉犹太信仰,但是她的父亲是来自法国的犹太人,而且她跟哈顿有45年的事实婚姻,所以她有继承权。

上海法院在1932年就判决了,判决当然是按照哈顿的遗嘱执行的,也就是说遗产都判给了罗嘉陵,但是哈顿的亲戚们又打起了上海房产的主意,他们声明将会一直把案子拖到伦敦。

来看一篇来自1932年的犹太杂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说明了当时对遗产争夺的惨烈状况,伊拉克方面要求按照伊拉克法律审理,哈顿后来加入了英国国籍,有人希望案件在英国审理,而实际上案件是在中国审理的。

1934年哈顿的巴格达亲戚向英国最高法院提交了起诉书,到这个时候了他们还不死心,两名英国大律师亲自去伊拉克拜访他们的大客户,但最终全部的遗产还是判给了哈顿夫人罗嘉陵,1941年罗嘉陵去世,当时她被媒体评为最富有的女人。

罗嘉玲去世之后遗产之争还在继续,1946年杜月笙还充当中间人进行了调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哈顿的财产被收归国有,这些财产包括嘉陵大厦(既现在的嘉陵大厦),南京路两旁大部分土地。

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以前就是哈顿家的花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