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预防指南:高危人群必读
肝癌早期预防指南:高危人群必读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40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约8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了解肝癌的早期预防方法,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的高危人群
肝癌并非无缘无故找上门来,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占全球肝细胞癌的80%。我国约有9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00倍以上。
长期酗酒者:酒精是肝脏的“隐形杀手”,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研究显示,每天饮酒超过80克,持续10年以上,患肝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亚洲国家肝癌发病的重要原因。
有家族肝癌病史者: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本人患肝癌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如何预防肝癌?
预防肝癌,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以下几点预防措施,建议高危人群重点关注:
病因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自1985年我国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计划以来,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从10%降至1%以下。
积极治疗肝炎:对于已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丙肝已有非常有效的药物,可在三个月内清除体内病毒。
生活方式调整
戒酒:酒精是明确的致癌物,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建议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健康饮食: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常见于储存不当的花生、玉米、大米等。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建议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同时保持适量运动。
定期筛查
甲胎蛋白检测: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AFP检测。
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经济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肝脏的异常结节。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
早期症状要警惕
肝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 非主动体重减轻
- 食欲不振
- 上腹部疼痛
- 恶心呕吐
- 全身无力和疲乏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结语
预防胜于治疗,对于肝癌这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更是如此。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筛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不良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记住,你的肝脏需要你的呵护,而预防肝癌,从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