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吉林帝王蟹:内陆省份如何成为“蟹中之王”的供应基地?
揭秘吉林帝王蟹:内陆省份如何成为“蟹中之王”的供应基地?
在海鲜爱好者的世界里,帝王蟹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追捧。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市场上每五只帝王蟹中,就有四只来自中国的吉林省。这个不靠海的内陆省份,究竟是如何成为全球帝王蟹供应的重要基地的?
从内陆到海洋:吉林的养殖奇迹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虽然不靠海,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中,松花江流域的水质状况良好,多个断面达到Ⅲ类水体标准,为帝王蟹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吉林省不断引进和改良养殖技术。例如,许多养殖户采用了循环水养殖系统,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水质,还大大降低了病害发生率。同时,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养殖的帝王蟹在生长速度和肉质上都得到了保障。
珲春口岸:帝王蟹的黄金通道
作为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珲春周边分布着众多天然不冻港,毗邻的俄罗斯海产品资源丰富。珲春口岸距俄罗斯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扎鲁比诺港71公里。2016年,珲春口岸正式被批准为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成为俄罗斯帝王蟹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
在珲春市区,有一条名为“蟹”逅珲春的海鲜一条街。在这里,帝王蟹、板蟹、毛蟹、北极贝等各式海鲜琳琅满目。走进这条街,海水的咸鲜味儿扑面而来,绚丽的墙体、灯光让人眼前一亮,“变身”后的海鲜一条街已然成为集吃喝游玩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
“区位+资源+政策+园区+品牌”:吉林的海产经济模式
得益于成熟的跨境通道和便利的口岸通关环境,珲春积极做强做活“海产经济”,通过“区位+资源+政策+园区+品牌”模式大力发展海产经济,以敢为天下“鲜”理念,打造“天下第一鲜”城市品牌。
据统计,每年从珲春口岸入境的帝王蟹超过150万只。截至11月初,珲春站共发运帝王蟹9688件,合计331吨。现在,通过珲春进入到国内的鲜活帝王蟹、板蟹、毛蟹已经占据了全国约90%的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尽管吉林的帝王蟹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如何确保养殖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如何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等。
专家指出,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吉林省政府已开始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养殖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不悖。
结语
从内陆到海洋,从养殖到贸易,吉林的帝王蟹产业正在书写着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故事。这个故事背后,是自然环境、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吉林的养殖模式有望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