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与诗意共舞:2025四川春节文化活动新亮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与诗意共舞:2025四川春节文化活动新亮点

引用
搜狐
1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7506869_355475
2.
https://backend.chinanews.com/sh/2025/02-04/10363138.shtml
3.
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dZ2e8qrvBwR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5A038V800
5.
https://sc.cri.cn/2025-01-20/5ba559c9-dbe4-64f3-8e0d-c9612d03abc8.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UN1C760514D3UH.html
7.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8A00COJ00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5A058YE00
9.
https://www.cnr.cn/scfw/scpd/xwsd/20250205/t20250205_527061896.shtml
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2VKJJ3051492T3.html
11.
https://www.sohu.com/a/855533415_120952561
12.
http://www.sc.xinhuanet.com/20250205/740662c0c4c3440e946dba269078aab8/c.html
13.
https://www.cditv.cn/show/4813-2047162.html
14.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1/82891733.html
15.
https://www.sclyxw.com/preview/1/9/6814
16.
http://www.sc.chinanews.com.cn/kjsc/index.shtml
17.
https://www.chinanews.com.cn/tp/2025/02-04/10363115.shtml

春节期间的四川,除了热闹非凡的庙会和灯展,还有两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它们承载着千年历史,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场是在武侯祠举行的“游喜神方”,另一场是在杜甫草堂举办的“人日祭拜”。这两场活动,一个以三国文化为底蕴,一个以诗歌艺术为灵魂,共同构成了四川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武侯祠:科技赋能传统祭祀

2025年的大年初一,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仿古祭祀”活动。上午10点,随着川剧锣鼓的响起,身着古装的演员们在博物馆大门前重现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这场活动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祭祀礼仪,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武侯祠的游客中心旁,一面全新的数字红墙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通过3D投影技术,墙体上变幻出《诫子书》《蜀相》等经典诗词,金色的字体仿佛在墙上漂浮,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在主题灯展区域,科技感随处可见。其中,裸眼3D的六角宫灯造型尤为引人注目,粉红色的宫灯上,画面活灵活现;祈福祥运树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祈福。值得一提的是游客们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将自己的祈愿灯笼挂至祈福祥运树上,实现全新有趣的动态人机交互。这种创新的互动方式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新颖的体验感,也进一步提升了逛庙会的乐趣。

今年的武侯祠大庙会还特别推出了《武侯奇“庙”夜》主题演出,融合了歌舞、杂技、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三国蜀汉的烟火市集、蜀宫夜宴、五虎上将烽火沙场等主题场景生动展现。此外,川剧变脸、新潮民乐、国风歌曲、传统杂技及魔术表演、情景表演等一系列精彩民俗节目轮番上演,为游客营造出浓郁的三国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动还首次面向全球招募了6名“国际小喜神”。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经过培训后,在庙会期间巡园送福,与市民游客亲密互动,不仅让外国小朋友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也进一步展示了成都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02

杜甫草堂:诗意传承千年文化

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人日”祭拜诗圣活动。这一天,不仅是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日子,更是纪念诗圣杜甫的重要时刻。每年此时,文人墨客纷纷前往草堂,祭拜这位伟大的诗人,缅怀他的卓越贡献。

“人日”游草堂拜杜甫的渊源,始于高适、杜甫的“人日”唱和。自清代何绍基题联肇始,每年“人日”在草堂凭吊诗圣,赏梅祈福,成为成都市民过春节的习俗。

浣花溪畔,柳色染新,寒梅压枝,人群熙攘。从草堂南门沿着成都咏梅地图、百梅书画长卷行至祭拜主场地大雅堂,入目皆是深红浅红。

上午10时,古朴肃穆的乐声响起,完成净手、奠帛后,担任主祭人的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诵读祭文,在唱礼声中率众人向杜甫像拜礼。

“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致敬杜甫,但群体在一个特殊的节日、特殊的场所通过特殊的仪式致敬杜甫,那种感受是不同的。”王兆鹏说,光阴百代过,人们年复一年在“人日”谒草堂拜杜甫,是中国人与刻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诗性基因对话。

寓居草堂的岁月,杜甫为世界留下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240余首不朽诗篇。2025年,全球“杜迷”回以杜甫近万封三行情书。春节期间,这些情书被悬挂在草堂春夜喜雨园,诗祭杜甫。

这一千年唱和的作者,有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外卖诗人”王计兵,有刚刚提笔的孩童,也有海外的中文爱好者。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今人为杜甫作诗的同时,也与诗圣在情感、精神上产生联通和共鸣。”在工部祠为杜甫献上一枝红梅,北京语言大学学生王丽丽说,中国人从小就读杜诗,每个人都能在杜诗中找到和自己心意相通之处。

今年的“人日”祭拜诗圣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分享环节。春节期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线上线下举办了“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活动,吸引了40万网友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分享环节。春节期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线上线下举办了“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活动,吸引了40万网友参与。

今年春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诗歌之雅、书画之雅、非遗之雅、梅花之雅、舞乐之雅”五大雅致新场景,系列活动将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武侯祠的“游喜神方”和杜甫草堂的“人日祭拜”,一武一文,一动一静,共同展现了四川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探索。在科技与艺术的双重加持下,这些古老的习俗正以全新的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