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毕业生抢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从校园到星辰大海
哈工大毕业生抢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从校园到星辰大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毕业生中,每年有超过500人选择投身航天事业,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的人才培养实力,更折射出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优秀人才的强烈吸引力。
为什么选择航天?
哈工大毕业生之所以大量进入航天科技集团,首先源于学校深厚的航天基因。作为中国最早开展航天教育的高校之一,哈工大在航天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学校开设了多个与航天相关的专业,如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工程等,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同时,国家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从北斗导航到火星探测,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自然成为哈工大毕业生的重要去向。
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
哈工大与航天科技集团的合作由来已久,双方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例如,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机电事业部签订了党建联建共促框架合作协议,通过支部共建的形式,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
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也为企业的技术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需求,企业也能及早发现和培养人才,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全方位的就业支持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哈工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就业支持体系。学校不仅开设了各类就业指导课程,如《看见职业 感知未来—就业导论》《求职能力提升与实战模拟》等,还打造了“就业口袋博物馆”这样的创新就业育人场域,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就业文化,明确职业目标。
在校园招聘方面,哈工大更是不遗余力。2024年,学校共举办校园招聘会1620场,进校单位6976家,有组织接待重点单位450余家次,召开合作座谈会200余场。航天国防、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专场招聘活动占比超75%,提供了63.5万个就业岗位。
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进入航天科技集团的哈工大毕业生,大多能够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校园招聘负责人牛辉表示,之前招聘的哈工大毕业生,许多已成长为公司研发骨干、创新先锋。
以“轮椅博士”徐恺鑫为例,他在哈工大航天学院完成学业后,选择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工作。他的自强精神和专业能力不仅赢得了同事的尊重,更为自己赢得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哈工大毕业生选择航天科技集团,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明智选择,更是服务国家航天事业的光荣使命。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哈工大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