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非遗大赏:中山咸水歌&小榄菊花会
新春非遗大赏:中山咸水歌&小榄菊花会
春节前夕,中山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中山,不仅有传统的年味,更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等待探寻。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山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咸水歌和小榄菊花会。
咸水歌:疍家人的文化瑰宝
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是中山市疍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主要流行于坦洲镇一带。这种独特的民歌形式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明代嘉靖年间的《香山县志》中就有记载。2006年,中山咸水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咸水歌的演唱形式多样,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其中以一问一答的对唱最为常见。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内容涵盖男女情感、生活趣事以及劳动生活等,朴实无华却充满生活气息。在演唱时,艺人会根据歌词内容灵活运用衬词、衬句,如“啊咧”“啊啰”等,使歌曲更富表现力。
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审美取向的变化,传统咸水歌的传承面临挑战。目前能唱传统咸水歌的艺人已不足10人,且大多年事已高。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山市在坦洲镇建立了咸水歌历史陈列馆,通过展示手稿、图片和视像资料等方式,系统地保存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小榄菊花会:甲戌盛会的传奇
小榄菊花会是中山市另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最早可追溯至1814年,当时乡人为纪念先辈南下小榄定居,联合乡内10个菊社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菊花会。此后,乡人们商定每60年举行一次甲戌盛会,使之成为小榄文化的重要标志。
1994年举办的第四届(甲戌)小榄菊花大会堪称空前绝后,19天的展会期间吸引了超过600万人次的游客。整个展区覆盖10平方公里,设有31条花街花路,总长达16公里,展出各种菊花超过82万盆,品种多达1568个。其中,一株由43圈5677朵菊花设计而成的立菊更是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
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1994年甲戌小榄菊花大会”30周年,小榄镇将再次举办中大型规模的菊花会。本次菊花会以“潮起湾区 花香菊城”为主题,主展场面积达350亩,将展出28组主题菊艺造景和15组花境,菊花品种多达1000多种。
本次菊花会的亮点之一是长达188米的巨型菊花长龙,这一壮观的菊艺造景正在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花卉组成的最长龙造型纪录。此外,菊花会还首次融入了深中通道等现代元素,并特邀深圳专业设计团队参与景点设计,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展现了创新精神。
春节期间的非遗盛宴
2025年春节期间,中山市将举办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詹园将举办“乙巳如意非遗中国年”活动,游客可以体验从汉代到清代的年俗文化,参与非遗染缬、漂漆扇等传统工艺制作,并在汉服馆租借汉服,亲身感受古人的春节氛围。
小榄镇将以“党群同心齐欢聚 邻里同乐贺新春”为主题,推出百场文化活动,包括非遗展示、传统体育游戏体验等。同时,各镇区还将举办醒狮舞、汉服秀、花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这些非遗文化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通过这些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场景,我们看到了非遗蓬勃的生命力,领略到其迷人之处。在新春佳节之际,不妨走进中山,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体验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