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舜钦与欧阳修笔下的沧浪亭:一座园林的980年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舜钦与欧阳修笔下的沧浪亭:一座园林的980年文化传承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3A0476400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8%88%9C%E9%92%A6/68177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4JJKUK05218U7G.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C1OKAI0517D7FB.html
5.
https://www.sohu.com/a/782936029_121119019
6.
https://m.qidian.com/ask/qrhlwtuosyc
7.
http://www.guoxuelu.com/ju/4079.html
8.
https://m.qidian.com/ask/qqbyczfmilwen
9.
http://www.ziyexing.cn/shici/sushunqin/sushunqin.htm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2/14/73052226_1121119353.shtml

今天,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迎来了它980岁的生日。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园林,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苏舜钦和欧阳修。

01

苏舜钦与沧浪亭的渊源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号沧浪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苏易简官至参知政事,父亲苏耆历任工部郎中、各道转运使。苏舜钦早年靠父亲蒙荫当上太庙斋郎,景祐元年(1034年)中进士,出任蒙城县令。庆历四年(1044年),苏舜钦出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支持范仲淹变法,推行庆历新政。

然而,命运多舛的苏舜钦在庆历五年(1045年)因“进奏院事件”被罢官。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失意的苏舜钦来到苏州,在城南三元坊发现了一片废园。这片土地原为吴越国广陵王的园囿,后归吴越大夫孙承佑所有。苏舜钦见此地“草木郁然,崇阜广水”,心生欢喜,便以四万钱将其购得,并在园中筑亭,取名“沧浪亭”。

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写道:“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他还在亭上题写了著名的《沧浪亭》诗: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沧浪亭的优美环境,更表达了苏舜钦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鱼鸟”,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

02

欧阳修笔下的沧浪亭

苏舜钦的好友、文学家欧阳修曾多次到访沧浪亭,并留下了许多赞美之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沧浪亭》诗: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新篁抽笋添夏影,老枿乱发争春妍。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士憔悴天应怜。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沧浪亭的自然美景,更通过“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这样的名句,表达了对苏舜钦的赞赏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欧阳修将沧浪亭视为一个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这种意境与苏舜钦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

03

沧浪亭的文化传承

沧浪亭不仅是苏舜钦和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之地,更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它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将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精髓。正如清代学者梁章钜所题的对联所说:“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句集句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过苏州》诗,完美概括了沧浪亭的意境。

自苏舜钦逝世后,沧浪亭历经多次变迁。1954年,沧浪亭正式向公众开放,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的沧浪亭不仅是游览胜地,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它见证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

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我们站在980岁的沧浪亭前,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这座古老的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向世人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