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圈:交通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郑州都市圈:交通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郑州都市圈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交通区位,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国第10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位于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京广通道的交会处,具有人力资源、市场规模、产业发展、交通区位等多重优势。
交通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郑州都市圈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2023年12月,随着济郑高铁全线贯通,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目前,河南省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2200公里,形成了省内15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及1小时内的快速交通网。
这张高铁网不仅有力扩大了郑州城市群,也推动了郑州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进程。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河南省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客运周转量比重由61%上升到75%。从郑州出发,“2小时生活圈”覆盖国内4亿人口,5小时高铁旅程可直达123个城市。
在国际物流方面,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数已突破1万列,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通过铁路和海运无缝衔接,节省了报关时间和成本。今年以来,国铁集团郑州局完成铁海联运11.2万标准箱,其中,管内至青岛港(黄岛)方向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6.8%。
经济实力:跃居国家中心城市前列
交通优势的充分发挥,为郑州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532.1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发展态势。作为中心城市,郑州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5%左右。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2024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4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其中,新能源汽车实际下线62.6万辆、同比增长112.9%,带动汽车产量全年突破110万辆,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
在对外开放方面,郑州都市圈的表现同样亮眼。2024年,郑州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565.8亿元(占全省67.9%),规模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稳居中部城市首位。
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郑州都市圈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新排位中跃升至第15位。目前,郑州市已重组或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4家;新增省实验室6家,在郑省实验室达18家;引进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8家,龙头企业产业研究院达到17家,建成各类研发中心5890家。招引院士及顶尖人才15人、总数达96人,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27.5万人、三年累计超70万人,人才总量突破300万人。
未来展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7年,郑州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5%,同城化发展和综合实力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成创新集聚、开放融合、高效畅通、民生共享、绿色安全的现代化都市圈。力争到2035年,郑州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前列,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郑州都市圈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面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郑州都市圈正以交通优势为依托,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支撑,加速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