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天水胡氏民居:一座见证清廉家风的明代官邸
探访天水胡氏民居:一座见证清廉家风的明代官邸
走进天水市中心的繁华街区,一座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宅子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这便是被誉为“陇上第一民居”的胡氏民居,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承载着一段关于清廉与公正的佳话。
胡氏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组成,其中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居所。这座宅院占地广阔,布局严谨,充分体现了明代官式建筑的气派。宅院采用四合院布局,但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胡氏民居的厢房采用了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步入南宅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垂花大门,门上悬挂的“副宪第”匾额彰显着主人的身份。门内以南北通道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的桂馥院、槐荫院等组成主体部分,东区则为古民居保护区。各院落由甬道相连,高低错落,曲回幽静,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宅院内的木雕艺术堪称一绝。东西厢房的栏额上透雕佛教中的忍冬纹,枝叶连绵不断;北面倒座雀替上透雕螭龙,上半身为龙形,下半身为花草。最精美的是过厅的木雕,斗口出挑,雀替精致,直棂隔扇,屋顶脊饰,虽历经四百多年沧桑,仍保持明代原貌。
这座宅院的主人胡来缙,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清官。他于明嘉靖年间中举,曾任大兴知县。在任期间,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为百姓伸张正义。有一次,一位官员遭到权臣诬陷,带着礼物登门求救。胡来缙严词拒绝:“为官者,当以公正为先,以民心为镜。”最终,他查明真相,为这位官员洗清冤屈。
胡来缙的儿子胡忻同样为官清廉,公正无私。他曾多次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父子二人的事迹被编成传统秦腔剧目《父子乡贤》,他们的家风也深深影响着后人。
胡氏家族的后代中,有人成为医者,有人投身文物保护,都以“心底无私千古公”为座右铭。正如胡伯虎所说:“做人无私心,便带福气。”这种家风不仅体现在个人品德上,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如今,胡氏民居已成为天水民俗博物馆,馆内展出了3000多件民俗文物,成为展示天水民俗、民居文化的专题博物馆。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宅,不仅是明代建筑艺术的典范,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向世人昭示着清廉公正的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