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禹迹图》与《皇舆全览图》:古地图里的中国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禹迹图》与《皇舆全览图》:古地图里的中国变迁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9A04EMX00
2.
https://news.gmw.cn/2024-07/08/content_37426478.htm
3.
https://www.sohu.com/a/840196200_122068364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6OJ90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3/14/79161801_1114938816.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6/11/38378278_1126338417.shtml
7.
http://sanyamuseum.com/a/2/2024/1206/8781.html
8.
http://www.tibetology.ac.cn/2024-08/14/content_42894726.htm
9.
https://s.zhangyue.com/read?bid=13160146&cid=10&anchorId=&rentId=104873&appId=79a18327
10.
https://hangchow.org/index.php/base/news_show/cid/12787
11.
https://www.csgpc.org/detail/23421.html
12.
http://hrczh.cass.cn/sxqy/zgs/202402/t20240223_5734560.shtml

在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史上,两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图——《禹迹图》和《皇舆全览图》,分别代表了传统制图技术和近代测绘技术的最高成就。它们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地理变迁,也见证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禹迹图》:宋代地图绘制的巅峰

《禹迹图》是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也是中国地图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存的《禹迹图》有两方石刻图:一幅保存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南宋时刘豫政权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另一幅藏于江苏镇江焦山碑林,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刻石。这两块刻石图名、比例尺、内容基本一致。

《禹迹图》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计里画方”制图法,使用方格坐标为底绘图,整个图面上浅刻横竖直线交叉组成的相等方格,把地图的精确程度和表现能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面表现的实际范围东至黄海岸边,南至海南岛,西至青海祁连山,北至黄河北沿。全图共有地理名称500多个,既反映了古代九州的概貌,又描绘出宋朝时期中国的地貌全景。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对《禹迹图》盛赞道:“无论是谁把这幅地图拿来和同时代的欧洲宗教寰宇图比较一下,都会由于中国地理当时大大超过西方制图学而感到惊讶。”

02

《皇舆全览图》:中西测绘技术的融合

《皇舆全览图》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间测绘的带有经纬坐标的地图。它由清政府组织实测,并结合地方文献编绘完成,其中西洋传教士负责技术指导和主要编绘工作,地方官员和相关人士承担后勤保障和辅助工作。

《皇舆全览图》首次以我们今天熟知的方式展现了康熙时期的疆域,比例尺约1:140万,其精度之高、范围之广皆属当时世界之最。该图记录了超过我国目前陆地面积2/3地区的山川地理形势,绘制河流总长度达43万公里,湖泊总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标注山脉名称近3500个,保留了8850多条具有相对准确地理位置的政区、聚落和通名不确定的地名,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

03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地图绘制技术的演变

《禹迹图》和《皇舆全览图》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制图技术和近代测绘技术的最高成就。《禹迹图》采用的“计里画方”制图法,是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传统方法,通过方格坐标来保证地图的精确度。而《皇舆全览图》则采用了西方传入的经纬度测量方法,标志着中国地图绘制技术向近代科学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皇舆全览图》的绘制过程中,西洋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带来了西方的测绘技术和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地图绘制经验相结合,产生了这一划时代的杰作。

04

文化传承与历史意义

两幅地图不仅是地理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禹迹图》以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基础,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国家统一的向往。而《皇舆全览图》则体现了清朝时期国家疆域的广阔和中央集权的强盛,同时也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从《禹迹图》到《皇舆全览图》,我们看到了中国地图绘制技术的显著进步,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和文化传承。这两幅地图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