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天,予独爱莲:论雨荷风情之美在古诗词中的呈现
炎炎夏天,予独爱莲:论雨荷风情之美在古诗词中的呈现
在炎炎夏日,荷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韵味,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而当雨滴落在荷叶上,那种清新脱俗的美感更是让人心驰神往。从古至今,无数诗人词人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雨荷的种种风情。本文精选几首古诗词,来探寻雨荷的意象风情之美,以及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和清凉诗意。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代周敦颐
而雨荷有多美?
散文家冰心说:“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散文家张晓风说:“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的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没有欢乐的时候当前,他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雨荷之美,在于它的勇敢慈怜,它的完美自足,它的恬美幽静,它的活泼欢快,它的摇曳多姿,它的芬芳沁人和诗情画意……
在此精选几首古诗词,来探寻雨荷的意象风情之美,以及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和清凉诗意。
一、苏轼《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描绘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和自然美景,构成了一幅活泼自然的庭院野趣。少女的天真自在和对生活的热爱,与一般疏慵倦怠、孤苦愁闷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人耳目一新。活泼健康的形象,和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展现出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宁静,意象活泼生动,风格自在淡雅,最是动人。
下片“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描绘了微雨初晴,纤纤小荷随清风翻转摇曳,经雨水荡涤更加青翠怡人,映衬着石榴花红似火,秀色可餐,既是花的颜色也是少女风姿 ,同时比拟少女独特的美好形态和如花飞扬的青春。置此环境,人的心灵也会得到洗涤净化,达到物我两忘之境界。
所以最后一句“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少女从室内走出,触目雀跃,采摘荷叶拨弄清泉 。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串起的珍珠般珠圆玉润,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嘈嘈切切错杂弹”。“纤手”晶莹,交相辉映,“弄”字充溢了天真喜悦,憨态可掬,“碎”“圆”彰显了飞珠溅玉的清凉之意和空灵之美。而“却”字转折回旋,暗喻人生阴晴圆缺,要珍惜眼前。
这是少女的雨荷,青春的雨荷,最生机自在、恬美幽静的雨荷。
二、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人由眼前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思乡之情娓娓道与荷花,构思巧妙别致。
上片描绘情态,下片梦回故乡,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虚实变幻风情万种淋漓尽致。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绝唱。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非谬赞也!
你看,清晨的阳光照耀荷叶,昨夜积下的雨珠很快地溜掉,清澈的水面上粉嫩的荷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像跳古典舞的女孩,身着红裳,一一举起荷伞绿盖。一个“举”字,全诗站立,动景如生。晶莹剔透,神清骨秀写尽。
词人睹荷生情,读者诵词念意,如镜头画面,让人置身情境。这是游子的雨荷,思乡的雨荷,最摇曳多姿的雨荷!
三、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李重元《忆王孙 夏词》
隔着这首小令,隔着约1000年的光阴,依然闻得到荷香 ,吹得到清风,是带有雨荷清香味道的凉风,感觉到“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蕴。
雨后去果园里摘些桃李西瓜 ,鲜活欲滴,令人垂涎,再泡进井水里就会如冰如雪沁人心脾清凉怡人。躺在冰清玉洁的竹方床上,想着午后的一井清凉,“左手拈着花,右手取红线”,所思所想 ,皆由梦中来相见了。
这是闺中人的雨荷,清凉的雨荷,芳香沁人的雨荷!
四、苏轼《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此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是苏轼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人谪居黄州已经三年,政治上的打击和仕途失意使他不免时感悲凉 ,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思想。
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乡村小景。表达了词人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先写游赏之见,接着点明所见之所因为昨夜之雨,抒发雨后新凉的喜悦,隐隐含有得过且过、消磨岁月的消极和抑郁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此句对仗工整、清新淡雅、芳香怡人、诗情画意、生动自然。“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然而词人不能安于现状,着意流连,只是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罢了。于是在夏日雨后,看翠竹丛生,听鸣蝉四起,观红蕖照水,享雨后风凉,慢拄藜杖,送别夕阳,但漂泊不定的人又得一日清凉。
这是红尘的雨荷,漂泊的雨荷,也是最诗情画意的雨荷!
五、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宋代杨万里《昭君怨 咏荷上雨》
上片写泛舟西湖,骤雨打蓬,梦中惊醒,下片写醒来所见,却是梦回江南相映成趣。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此句为千古传唱。“却是”二字承上启下,把梦境和现实串联在一起。梦中听到“急雨打篷声”,醒来看见是雨点落在门前池塘荷叶上发出的声音。“跳”字说明“急雨”形同珍珠活蹦乱跳,“散了……还聚”“作水银窝”,生动展现了雨珠的滚动汇合,流“泻清波”,与“白银盘里一青螺”有异曲同工之妙。“跳”、“散”、“聚”、“泻”四个动词连用,把雨打荷叶、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全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虚实对照,曲折而有层次,如清风拂面,清香阵阵,体现了很强的艺术魅力。这是梦中人的雨荷,江南的雨荷,最活泼欢快的雨荷!
六、绿叶浓荫,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此曲被视为散曲开山之祖。
开篇铺写出池塘水阁绿荫满地,并以“偏趁凉多”,轻轻点出夏令。鸟语蝉鸣,乳燕雏莺,气氛喧闹。
而“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这一场骤雨的洗礼,推出一番全新景象,将前时种种锦上添花。“凉多”自不必说,“雨过”后“新荷”“红榴”增艳,更加明洁泽润,此为大笔着色;燕语蝉鸣热烈奔放,而“骤雨打新荷”的琤琮之音更为动听,颇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自然会发出“休放虚过”的感慨,与君相对一笑,“且陶陶,乐尽天真”,“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罢。
这是幽怨闲适的雨荷,勇敢跳跃的雨荷 ,豁达淡然的雨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