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因哈文“无脑规则”退出春晚
赵本山因哈文“无脑规则”退出春晚
2012年,对于亿万中国观众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陪伴了大家21年的赵本山,没有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位新导演的上任说起。
理念的碰撞
新任春晚总导演哈文,给这个已经30岁的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改革思路。她取消了赵本山作品的“免检权”,明确表示:“春晚不是说赵本山来了就行,得来了还能演好作品,并且未来春晚是要走向世界的,需要世界也喜欢。”
这样的要求,与赵本山一贯坚持的“搞笑第一”理念产生了激烈冲突。赵本山认为,春晚应该是一个让观众放松、享受快乐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说教的平台。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小品一定要具备教育意义:“我们每一天都在接受教育,难道就这一晚上还能改变什么?不如让大家开心起来。”
分歧的升级
赵本山带着精心准备的小品《好人好事》参加审查,却在首轮就被淘汰。这是他20年春晚生涯中从未有过的情况。他试图与哈文沟通,但得到的回复是“作品缺乏教育价值”。
不甘心的赵本山又赶制了《相亲2》,但同样被否决。最终,他带着这个被央视春晚拒绝的作品,登上了辽宁卫视春晚的舞台。这个节目在全国引发热议,也让人们意识到,赵本山与央视春晚的缘分,可能就此终结。
影响与反思
赵本山的缺席,让那一年的央视春晚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据统计,2012年春晚的收视率创下新低,而辽宁卫视春晚则因为赵本山的加入,收视率大幅提升。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春晚到底应该追求艺术性还是娱乐性?教育意义是否应该凌驾于观众的观赏体验之上?
赵本山的离开,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他之后,春晚再也没有出现过能够引发全民热议的小品演员。虽然哈文的改革初衷是为了让春晚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失去了春晚最吸引人的那部分——接地气的草根文化。
重返舞台
13年后,赵本山以全球巡演的方式重返公众视野。据报道,他将于2025年2月1日开始全球巡演,首站设在纽约,随后将前往洛杉矶、圣荷西以及新加坡和曼谷(后者延期)。这一消息让许多观众欢呼:“真正的春晚终于要来了。”
无论未来如何,赵本山与哈文的这次交锋,都将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它不仅关乎个人恩怨,更折射出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娱乐之间的永恒矛盾。而赵本山,这位从东北走出来的农民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电视观众带来了21年的欢笑与陪伴,这本身就是一份值得尊重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