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搭搭”游戏:幼儿园孩子观察力提升的快乐课堂
“趣搭搭”游戏:幼儿园孩子观察力提升的快乐课堂
在幼儿园的建构区,一群孩子正专注地搭建着自己的作品。有的孩子在搭建高楼,有的在拼装桥梁,还有的在创造独特的造型。这是桐乡市代代康幼儿园的“趣搭搭”建构游戏课程现场,通过这种趣味拼搭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观察力。
“趣搭搭”游戏课程是代代康幼儿园专门为3-6岁幼儿设计的建构游戏课程。课程以培养幼儿观察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搭建材料和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课程设计者认为,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能力。通过观察,孩子们可以发现事物的特征、规律和变化,从而促进思维发展。而建构游戏正是培养观察力的理想载体。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观察材料的形状、大小、颜色,思考如何组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过程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观察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发现,通过建构游戏培养观察力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依样观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搭建范例,让孩子们模仿搭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仔细观察范例的结构和细节,培养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依类观察: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比如积木的稳定性、软体积木的可塑性等。通过对比观察,孩子们学会了分类和归纳,提升了观察的深度。
具身观察:鼓励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通过亲身体验来观察效果。这种实践性的观察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关系和结构原理。
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做的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主导者。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来引导他们思考。比如,当一个孩子搭建的桥梁总是倒塌时,教师可以问:“你观察一下,是哪部分不够稳固呢?”这样的引导能激发孩子们主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做好观察记录。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观察特点和发展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观察记录还可以作为与家长沟通的依据,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
实践证明,“趣搭搭”游戏课程对提升幼儿观察力有着显著效果。孩子们不仅在搭建技巧上有了明显进步,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这种能力的提升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观察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像“趣搭搭”这样的游戏课程,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成长,成为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小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