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潘麟先生蜀都书院讲《弟子规》: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潘麟先生蜀都书院讲《弟子规》: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OU30KG0543HROC.html
2.
https://m.sohu.com/a/764819218_120086774/?pvid=000115_3w_a
3.
https://news.gmw.cn/2024-03/04/content_37181420.htm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27549
5.
http://www.haoshu.ren/detail?id=579640b3-b3a4-462e-aa41-51eb8f9b5ec4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5%B7%9D%E7%9C%81%E6%88%90%E9%83%BD%E5%B8%82%E7%9F%B3%E5%AE%A4%E4%B8%AD%E5%AD%A6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8%A8%80%E4%B8%AD%E5%AD%B8
8.
https://sjr.sg/dizigui/
9.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47293790027235874/
10.
http://www.fudanpress.com.cn/news/showdetail.asp?bookid=15957

近日,哲学硕士、生命学家潘麟先生在四川成都蜀都书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弟子规》讲授。作为一位长期致力于东方文明传播与推广的学者,潘麟先生此次讲座不仅展示了《弟子规》在人格养成方面的价值,更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中的重要性。

蜀都书院,这所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学府,见证了此次文化盛事。蜀都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汉景帝末年的“文翁石室”,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办学校”。从汉代至今,这里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包括司马相如、陈寿、郭沫若等文学巨匠,以及马志明、钟山等现代科学家。

《弟子规》作为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撰的三言韵文,全文共360句1080字,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核心思想,旨在教导儿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然而,在当今这个工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这部古老的启蒙读物是否还能为现代教育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潘麟先生在讲座中明确指出,当代教育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生命觉醒和人格养成的引导。他认为,《弟子规》不应仅仅被视为一部童蒙教本,更应该被看作是人格养成的蒙正教本,是人之为人教育的“驯致”教本。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部经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潘麟先生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将其教条化、表演化。他紧扣儒家“伦理觉醒→道德觉醒→生命觉醒”这一生命圆满之路径,深度解读《弟子规》。他认为,这部经典涵盖了从凡夫到圣贤,从有为到无为,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层面,能够帮助现代人走进圣贤和君子的生命世界。

然而,对于《弟子规》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国学经典其实是“毒药”,会害了孩子的一生。他们指出,这些读物容易培养出顺从的奴才,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但也有人认为,国学经典总结了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

潘麟先生则主张采取理性、知性的态度,坚持“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去庸俗化”的原则。他提出“经权”之辨的概念:亘古不变谓之“经”,与时俱进谓之“权”。在讲授中,他从生物性、人性、德性三个维度分析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指出西方经济学中“人类的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本质上是生物性经济学,而真正的社会发展应该以人性和德性的成长为动力。

这次讲座在文化界引发了热烈讨论。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经典解读,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深度思考。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潘麟先生的这次讲座,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正如潘麟先生所说:“能拯救一部经典就拯救一部经典,能拯救一个人就拯救一个人。”在这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潘麟先生这样的学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的思维,重新诠释传统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