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贝业绩预亏背后:欧洲业务亏损叠加ICON收购遇挫
上工申贝业绩预亏背后:欧洲业务亏损叠加ICON收购遇挫
上工申贝近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5亿元到-2.5亿元,与上年同期(9073.86万元)相比,将出现亏损。这一亏损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欧洲缝纫机业务经营亏损以及新收购的美国ICON公司相关资产经营亏损。
欧洲缝纫机业务困境
作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上工申贝的欧洲缝纫机业务曾是其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欧洲市场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持续低迷。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缝纫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工业缝纫机产量约为560万台,同比下降11%。这一行业性下滑趋势也波及上工申贝的欧洲业务,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
ICON公司收购遇挫
2024年,上工申贝以13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ICON Aircraft Inc.的相关资产,试图通过跨界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然而,这一收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ICON公司主营轻型运动飞机设计、生产和销售,其A5双座水陆两栖飞机虽然技术先进,但适用性较窄,对运营环境要求较高。自2015年至2024年3月底,ICON累计仅销售202架飞机,且2021年至2023年连续亏损,净利润分别为-645.30万美元、-3947.80万美元、-3878.30万美元。
上工申贝在收购后面临多重挑战:产品工艺改进不及预期、美国成本费用高企、墨西哥工厂生产效率低下、缺乏飞机制造管理经验等。此外,跨国并购带来的文化差异和管理整合难题也进一步加剧了经营风险。
行业现状与挑战
上工申贝所处的工业缝纫机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内市场来看,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能力疲软、下游订单不足等因素导致内销市场持续低迷。国际市场方面,欧美需求收缩、全球加息等宏观环境因素,以及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传统鞋服出口国订单萎缩,使得产品出口受限,整体产量持续下降。
然而,行业也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缝纫机行业正逐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上工申贝凭借其在智能制造设备领域的布局,有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面对业绩亏损,上工申贝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公司一方面优化现有缝制设备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多元化战略,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虽然短期内面临经营困境,但凭借其在缝制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品牌优势,上工申贝仍有能力在行业复苏时重新焕发活力。
投资者需注意,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公司动态及市场变化,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