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聚焦!无锡科技园区如何打造“创新高地”
央视再聚焦!无锡科技园区如何打造“创新高地”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再次将镜头对准无锡科技园区,聚焦这座江南名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就。作为中国物联网的“首航之城”,无锡不仅在智能传感器、车联网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更凭借其强大的影视制作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集成电路:打造“中国芯”高地
在集成电路领域,无锡的成绩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3年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达1554亿元,同比增长15%,占无锡全市的75%。这里汇聚了超过500家企业,从业人员约7.6万人,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完整产业链。
在设计领域,力芯微、芯朋微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在制造领域,12条各类晶圆制造产线覆盖多个工艺平台;在封测领域,华润安盛、伟测等企业构建了强大的封装测试资源。值得一提的是,SK海力士在无锡的工厂已成为其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无锡高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当地不仅出台了《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措施,还设立了5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金融支持。同时,通过与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为产业输送了大量科研人才。
物联网:从“领航之城”到“车联网第一城”
作为中国物联网的发源地,无锡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2023年,无锡物联网全口径产业营业收入达4511.6亿元,同比增长13.2%,在省内领先,居全国前列。
在车联网领域,无锡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无锡已改造超过1100公里的道路,1700多个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已投入50余台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士,覆盖经开区全域,为市民提供智慧出行服务。
无锡的物联网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高新区重点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端产品制造,梁溪区打造扬名传感信息园,滨湖区则专注于智能传感芯片研发及设备制造。这种“一体两翼多元”的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产业:布局新赛道,抢占新高地
面对未来,无锡已做好充分准备。2023年初,无锡提出构建“4个地标+6个优势+5个未来”梯次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其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被明确为5大未来产业。
2024年,无锡“5+X”未来产业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低空经济产值实现翻番。在无人机、航空航天、机器人等相关领域,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其中航空航天相关企业增长42.79%,机器人相关企业增长47.39%。
无锡市市长赵建军表示,2025年将围绕商业航天“星、箭、网、端”全链条,务实推动产业加快聚链成势;推动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建成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无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结语:从“太湖畔的明珠”到“科技创新的高地”
从集成电路到物联网,再到未来产业布局,无锡正在用科技创新重塑城市形象。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无锡不仅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魅力,更以科技创新实力赢得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随着央视的持续关注和报道,这座“太湖畔的明珠”正以全新的姿态闪耀在世界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