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孙策之死,幕后得益最多者不是孙权,而是孙坚以前的一位战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孙策之死,幕后得益最多者不是孙权,而是孙坚以前的一位战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7621371_121165557

孙策之死是三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事件。他英年早逝,不仅改变了江东势力的走向,也引发了后人对其死因的种种猜测。本文将深入分析孙策遇刺身亡的三个疑点,并探讨这场暗杀事件背后的真正主谋。

公元195年,孙策踏足江东,仅用五年时间就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统一了江东。正当他准备北上与曹操、袁绍一较高下时,却遭遇了一场暗杀。据史书记载,公元200年五月五日,孙策在丹徒山打猎时,遇到了原吴郡太守许贡的三位门客。由于孙策在平定江东时杀害了许贡,这三人便自发为许贡报仇,成功暗杀孙策。孙策中箭后不治身亡,江东权柄转交给了其弟孙权,而那三个门客则被随后赶来的孙家士兵杀死。

近年来,不少研究三国的学者认为孙策之死存在诸多疑点。最大的疑点在于,整件事的最大受益者似乎是孙权,而他在称帝后,给孙策的谥号仅仅是“长沙桓王”。相比之下,数十年后的司马昭升晋王后,给其兄司马师的谥号是“晋景王”,司马炎称帝后,再追谥司马师为“晋景帝”。因此,孙权追谥孙策一事常被解读为忘恩负义、阴谋夺权的表现。

孙策之死的三个疑点

让我们先来看看孙策之死的三个疑点:

  1. 孙策出门打猎一事是极保密的,许贡那三个门客又是如何得知的?
  2. 孙策中箭后,为什么后面赶来的士兵要把三个门客全部杀死?留下活口,逼供出幕后主使才是常规操作。
  3. 为什么孙策的一举一动,都被千里之外的郭嘉看得清清楚楚?郭嘉毕竟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料定得如此肯定?难道曹操在当时十分危急之时,仅凭郭嘉一句话,就放任孙策不管吗?

孙权是否被冤枉?

接下来,我们分析为什么说孙权是被冤枉的:

  • 孙策死时,孙权年仅十九岁,而且当时的主流观点是:孙策会立勇猛的老三孙翊接任江东,而不是孙权。一个年岁不到二十,又无人支持的孙权,又怎么可能谋划这样一场足以颠覆江东的大案呢?

  • 在孙策临死前,他命张昭、周瑜为托孤大臣,并对张昭所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也就是说当时江东的实际领导者是张昭,而不是孙权。在孙权正式接管江东之前,他和张昭的关系就如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一样,所以孙权没必要去杀孙策,因为就算孙策死了,最有可能接任江东的也不是他孙权。

  • 孙权接手江东权柄后,遇到了极多的问题,仅从《三国志·吴主传》中就有:“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堂兄孙辅私通曹操、宗室孙暠整兵直袭会稽郡、孙贲割据庐陵隔岸观火、孙翊被近卫所杀、重臣孙河被害、豫章庐等地的山越也拥兵数万,袭取江东诸郡”。幸亏是在孙权和周瑜、张昭等人的努力下,才逐渐稳定了江东,所以孙权并不是孙策之死的最终得利者,反倒是受害者,为了局势的稳定,孙权甚至向曹操靠拢、接受了曹操的恩惠(“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至于说孙权仅仅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其实很好解释:因为司马师他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唯一一个司马攸也是从司马昭那里过继来的,就算司马炎封伯父司马师为皇帝,也不用担心他有后人来争皇位。可孙策不同,他有一个儿子孙绍,还有孙子孙奉,如果孙权封了哥哥为皇帝,虽然情义上做足了,可也间接给了孙策这一脉继位吴帝的权力。

虽于情有益,但于后世有害,反而可能造成旁支夺权的局面,这一点也是孙权最不想见到的。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

让我们从三个疑点来分析真正的幕后黑手:

  1. 为什么许贡门客会知道孙策的狩猎地?这点比较好解释,因为孙策性格不拘小节,对暗杀这些事基本不放在心上,所以他敢随意一个人乱跑,而不做好防备措施。不过丹徒山并不是孙策的固定打猎地,所以江东方面有内奸也是原因之一。考虑到后面反叛的众人,江东内奸极有可能是孙辅、孙暠、孙贲这三人。

  2. 为什么不把刺客捉起来审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江东方面有内奸的原因了,一般情况下,即使刺客要自杀,抓捕之人也要尽力保全他们的性命,以便日后审查。而且当时在场的人之中一定有一个孙家重臣(上述三人)。在孙策无法下令的情况之下,这个孙家重臣就可以趁虚而入,下令士兵直接把刺客剁成肉酱,杀人灭口。

  3. 为什么郭嘉可以预言得如此之准?郭嘉号称三国鬼才,所料之事无一不灵验,他曾预料孙策一定会死于刺客之手,结果果如其言。但抛开神话一类的说法,郭嘉能言之必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拥有一支隐秘性极强的情报部队,专门负责刺探军情、内幕,然后再由郭嘉做出分析。而这支部队应该是郭嘉被曹操任命为“军师祭酒”之后组建的,换句话说,曹操也是知道这支部队,他相信郭嘉的判断,也相信这支部队的能力,所以他才敢在官渡之战之时,不顾后方孙策的北进,就是因为他知道孙策一定会死。

曹操因为早年和孙坚一起讨过董卓,这两人也是整个关东联盟中真正有心复兴汉室的,识英雄重英雄,曹操对战友之子,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爱惜之情的。只不过因为孙策多次向朝廷要官,到最后还北上和曹操争锋,给曹操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曹操才不得不下手杀害孙策。

至于孙权,因为他那时的地位不稳,而且和哥哥孙策不一样,孙权对曹操还比较尊重,所以曹操才不出兵支援李术、孙辅等人,反正后顾之忧已经消除了,给战友孙坚留下一点血脉,也算是成了两人之间的情义了。

所以孙策之死的最终得利者就是曹操,而下手者—那三个许贡门客,实际就是曹操手下的刺客,他们由孙辅等人引进江东,并在策划下埋伏于丹徒山,伺机杀害了孙策。而且刺客并不只潜伏在孙策身边,在江东众人最看重的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身边都埋伏着。孙策死了,按理说应该是孙翊接任,到时再把孙翊也杀了,造成江东权力中空,这对孙辅等人是很有利的,他们就有机会“以旁支入继,接手江东”了。不过孙策最后把江东交给了孙权,这让孙辅等人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只好兵行险着,以武力夺权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