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发布:七大饮食原则助力科学管理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发布:七大饮食原则助力科学管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最新的饮食指导。作为"第四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七大饮食原则,科学管理病情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指南建议,痛风患者每天应摄入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以保证营养均衡。在选择食材时,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例如,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应尽量避免,而鸡蛋蛋白和牛奶等低嘌呤食物则可放心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豆本身嘌呤含量略高,但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嘌呤含量会降低,因此可以适量食用。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痛风患者的重要营养来源。建议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的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水果每天摄入量应在200-350克之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果中含有果糖,但其维生素C、黄酮、多酚等营养成分对降低尿酸有益,因此不必过分限制。同时,每天应摄入300毫升以上的奶及奶制品,以补充优质蛋白质。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之间,优先选择白水、柠檬水、淡茶等。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黄酒、啤酒等高嘌呤酒类。急性痛风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完全避免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合理的烹饪方式对控制病情十分重要。建议采用少盐少油的烹饪方法,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应避免油炸、煎制等不健康的烹饪方式,肉类建议先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此外,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如冰淇淋、生冷海鲜等,以免诱发痛风发作。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痛风风险,因此维持健康体重十分重要。建议通过合理膳食和规律运动来控制体重,每周减重0.5-1.0公斤为宜。运动应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
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中医认为,痛风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建议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调理脾胃。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合理选择食材。例如,湿浊证患者应避免肥甘厚味,湿热证患者应限盐限酒,痰瘀证患者应多饮水,脾肾亏虚证患者应注意补益脾肾。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饮食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春季应选择清淡爽口的食物,夏季应注意清淡营养,秋季宜选择甘凉润燥的食材,冬季则应注意保暖和适度温补。同时,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因此在秋冬、夏秋季节交替时要注意保暖。
九类食物选择指南
为了帮助痛风患者更好地选择食材,指南还提供了九类食物的具体建议:
- 谷薯类:优选糙米、全麦面粉、玉米等全谷物,避免高能量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
- 肉类:选择瘦肉、去皮禽肉,避免肥肉、动物内脏和高嘌呤海鲜。
- 蛋类:可放心食用鸡蛋、鸭蛋等,但应避免咸蛋。
- 奶类:选择脱脂或低脂奶制品,避免奶油和黄油。
- 大豆及制品类:豆腐、豆腐干等可适量食用,但应避免油炸豆制品。
- 蔬菜类:以新鲜蔬菜为主,避免腌制蔬菜。
- 水果类:选择新鲜水果,避免高糖的水果制品。
- 食用油:优先选择植物油,避免动物油。
- 调味品:使用低钠盐,避免高盐调味品和糖分高的调料。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饮食管理,痛风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
- 少吃生冷食品,避免诱发痛风发作。
- 严格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黄酒、啤酒等高嘌呤酒类。
- 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 坚持规律运动,改善身体代谢功能。
- 避免过度用药,特别是可能影响尿酸水平的药物。
-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尿酸水平。
总之,痛风患者应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