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发布纳凉参观路线:智能安检、文创冰棍等你来
故宫发布纳凉参观路线:智能安检、文创冰棍等你来
随着夏季的到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旨在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从新增检票口到纳凉参观路线,从智能安检到新款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通过多项创新举措,让游客在炎炎夏日也能尽享文化之旅。
智能安检与快速入院
今夏,故宫午门外新增了8个检票口,观众平均入院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故宫博物院采取先安检再检票的模式,8条安检通道和32个检票口已全部启用。智能闸机具备人脸识别比对功能,观众刷脸就能完成实名认证。
遮阳伞基本覆盖排队等候区。故宫博物院保卫处副处长苏鹏介绍,除了老人爱心通道,午门中甬道开通了轮椅和婴儿车的专用无障碍通道,还会根据现场情况另开通2条无包观众安检通道。根据去年暑期客流分析,青少年观众比例已增至30%。故宫暑期专门开启“研学通道”。由独立法人机构组织的、未成年人占比85%以上的团队可以申请快速预约、检票服务。
《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实施一年有余,观众禁携物品寄存量正在逐月减少,降幅在20%至35%。苏鹏建议,观众先寄存行李再安检,加快入院速度。“最近新的运包车启用,运力提升30%左右。观众午门寄存,约1小时后就能在神武门或东华门取包。”
纳凉参观路线与“活文物”
“炎炎夏日,非常推荐观众沿纳凉线路——外朝西路参观。”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高希介绍,“从午门进入,直接往西穿过熙和门,观众一路可以参观武英殿陶瓷馆、南大库家具馆以及慈宁宫雕塑馆,沿途有河流桥梁景观和树荫可纳凉。”
沿途的很多绿植都是“活文物”。鼎鼎大名的十八槐率先出场,年纪最大的一棵600余岁,最年轻的一棵树龄也有两三百岁了。其中,最粗的一棵树直径约5米,最高的一棵足有21米。清代这是一条要道,帝后、王公大臣进出西华门都会途经。到了慈宁宫等区域,荷花与碗莲盛放。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紫禁城盛行宫廷花卉文化,在宫殿庭院和花园中会摆放应季盆景、盆花及瓶花。
最不能错过的文物当属横跨于内金水河上的断虹桥。拱桥桥面铺砌汉白玉巨石,望柱上的石狮神态各异,宛然如生。“桥的建造年代为明初或元代尚未有定论。但此桥用料之考究、装饰之华丽、雕刻之精美乃紫禁城内诸桥之冠。”高希说,“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欢迎观众也来数一数断虹桥上的石狮子,经年累月的风化加上造型别致,还真不容易数清楚。”
舒适设施与文创体验
故宫参观线路上的1151把路椅进入了夏令时,超6成调整了方向。“原则就是冬天追太阳,夏天追树荫。”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处长房小妹说,每把路椅重约300斤,需要六七个人才能搬动。
在纳凉线路上,观众还可以品清凉。冰窖餐厅作为老牌网红,今夏推出新文创——甪端冰棍。“这是一种瑞兽,好生恶杀,据说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高希说,冰棍以明万历掐丝珐琅香薰甪端为文物原型研发。观众在不远处的寿康宫也能找到甪端的身影。
目前,故宫人流密集区域配置了14支暑期巡逻队等流动岗位。急救车也随时待命,10分钟内可到达院内各区域进行危重情况快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