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套票惹争议:游客怒斥高价门票
景区套票惹争议:游客怒斥高价门票
近日,河北某景区因只卖套票、不单独出售门票引发游客强烈不满。游客反映,套票价格比单独门票高出不少,且包含许多不必要的游览项目,导致他们被迫多花钱。这种捆绑销售的方式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还可能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事件并非个案。此前,张家界景区就因“拆分卖票”引发争议。有游客发现,“张家界景区价格表”中列有19个景区,收费价格多为一两百元。有人质疑:“一个大景区,硬生生被拆成十几个小景区,是不是在玩一鱼多吃?是不是诱导游客多掏门票钱?”虽然张家界官方回应称这是误解,但游客的“门票忧惧”心理依然存在。
从政策层面来看,这种捆绑销售的做法显然与相关规定不符。根据《广东省景区门票及景区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原则上实行一票制,不得捆绑销售。同时,季节性较强的景区可分别制定淡旺季门票价格,不同景区的门票或者同一景区内不同景点的门票合并出售的,合并后的价格不得高于各单项门票的价格之和,并保留各单项门票的销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景区却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变相实施捆绑销售。例如,某些景区推出的“一码游”模式,虽然方便了游客,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捆绑销售的工具。这种模式通过整合景区各种业态资源,形成线上预定、线下扫码的一体化游园消费,表面上是为游客提供便利,但实际上却可能限制了游客的选择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景区在调整门票价格时缺乏透明度和合理性。以喀什市香妃园景区为例,该景区门票价格由30元/人·次调整为40元/人·次,上调33%,引发社会关注。虽然调价经过了合法程序,但上调幅度之大,难免让人质疑其合理性。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呼吁景区和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景区门票价格的政策法规,禁止任何形式的捆绑销售。
提高门票价格调整的透明度,充分听取游客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推动景区从“门票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体验来吸引游客,而不是单纯依靠提高门票价格。
加强对景区经营行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景区的发展应该以游客为中心,而不是以利润为中心。只有真正尊重游客、理解游客需求的景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