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烟叶树:叶子能洗碗,根皮药用的有毒植物!
假烟叶树:叶子能洗碗,根皮药用的有毒植物!
假烟叶树是一种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特色植物,其叶子具有独特的清洁功效,根皮可入药,但全株含有毒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兼具实用价值与潜在风险的植物。
假烟叶树(Solanum erianthum)是茄科茄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两广、云南及东南亚地区。其叶子在当地被用于洗碗去油,根皮则有药用价值,但全株含有毒性。
别名与俗称
假烟叶树在民间有多种俗称,如小龙葵、毛花茄、毛蕊茄、野烟叶、茄树、土烟叶、臭屎花、袖钮果、大黄叶、大发散、酱杈树、三杈树、毛叶、大毛叶、臭枇把、天蓬草、洗碗叶、毛叶土豆树、戈吗嘿(傣语)、大茄树、中国花叶、绒木等。
形态特征
假烟叶树是小乔木,高1.5-10米,小枝密被白色具柄头状簇绒毛。叶大而厚,卵状长圆形,长10-29厘米,宽4-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上面绿色,被具短柄的3-6不等长分枝的簇绒毛,下面灰绿色,毛被较上面厚,被具柄的10-20不等长分枝的簇绒毛,全缘或略作波状,侧脉每边7-9条,叶柄粗壮,长约1.5 -5.5厘米,密被与叶下面相似的毛被。
聚伞花序多花,形成近顶生圆锥状平顶花序,总花梗长3-10厘米,花梗长3-5毫米,均密被与叶下面相似的毛被。花白色,直径约1.5厘米,萼钟形,直径约1厘米,外面密被与花梗相似的毛被,内面被疏柔毛及少数簇绒毛,5半裂,萼齿卵形,长约3毫米,中脉明显;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毫米,冠檐深5裂,裂片长圆形,端尖,长6-7毫米,宽3-4毫米,中脉明显,在外面被星状簇绒毛,雄蕊5枚,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长约为花丝长度的2倍,顶孔略向内;子房卵形,直径约2毫米,密被硬毛状簇绒毛,花柱光滑,长约4-6毫米,柱头头状。
浆果球状,具宿存萼,直径约1.2厘米,黄褐色,初被星状簇绒毛,后渐脱落。种子扁平,直径约1-2毫米。几全年开花结果。
分布范围
国内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常见于荒山荒地灌丛中,海拔300-2100米都有。国外亚洲、大洋洲、南美洲的热带地区都有分布。
主要用途
假烟叶树中含有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薯蓣皂苷元等生物活性成分。其主要用途包括:
- 食用:果子煮熟后可以食用,东南亚和印度部分地区有人将其直接煮熟食用或制成咖喱。
- 药用:根皮和叶子常被药用。根皮性温、味苦、有毒,有消炎解毒、祛风散表、缓解消化问题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疮毒、皮疹、癣疥、痢疾、胃痛、全身剧烈疼痛、发烧等。叶子有利尿及致流产功效,内服用于治疗白带异常、眩晕等,外用治痔疮、疥疮等。
- 工业原料:植株中甾体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丰富,提取物可提纯生产类固醇前体,用于生产抗炎皮质类固醇、避孕类固醇和合成代谢类固醇等。
- 日常使用:在西南一带,其天鹅绒般质感的叶子被用于洗碗和盘子等,因其有很强的吸油能力。
- 农业用途:在国外可用作咖啡树的遮荫树。
毒性警告
和其它茄属植物一样,假烟叶树的植株也是有毒的。主要是它所含的生物碱成分过量摄入会影响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中毒症状包括口腔灼烧感、胃肠刺激、腹泻、蹒跚、瘫痪和体重丢失等,重者可死于器官衰竭。一般高温不会分解该毒素。
无必要避免内服,或者遵医嘱!
注:茄属的特性,不少种果子熟了或者煮熟了能吃,但是它的植株是有毒的,比如茄子、西红柿、土豆等。
野外植物有风险,谨慎使用!
文中所指能吃、味道好、可药用、有毒、功效成分、毒性成分等描述是基于查询相关志书、论文等资料所得。部分植物自己也有尝试,但是不管是尝试的动作还是所指功效内容均是个人观点,不推荐模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