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施一公的英语突破之路:从四级考试不及优到学术领军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施一公的英语突破之路:从四级考试不及优到学术领军者

引用
科学网
9
来源
1.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666&do=blog&id=1443871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001546375217818
3.
https://blog.csdn.net/Anffen/article/details/141195757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213006191871442
5.
https://www.ais.cn/news/master_doctor/24112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D%E4%B8%80%E5%85%AC
7.
https://m.360docs.net/doc/5118029457.html
8.
https://www.iivd.net/thread-76147-1-1.html
9.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1/41312.htm

“我大学时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不是优,写作能力也尤其糟糕,而初到美国留学时,一篇JBC的文章需要读5到6个小时。”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自我突围》一书中对自己英语学习经历的坦诚描述。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平平,到能够轻松写信给报纸发表评论,施一公教授的英语能力提升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施一公教授的成功转型,始于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每天坚持阅读《华盛顿邮报》。这个习惯不仅帮助他克服了语言障碍,更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在书中所言:“通过大量阅读英文,英文能力获得突破。”

英语文章阅读对学术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它能显著提高专业词汇的积累。在科研领域,准确的专业术语是进行有效学术交流的前提。通过阅读高质量的英文文章,研究者可以更快地熟悉本领域的专业表达,为撰写论文和参与国际学术讨论做好准备。

其次,阅读英语文章有助于培养学术思维能力。以《Nature》和《Science》等顶级期刊为例,这些期刊的文章往往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深入的分析视角。通过长期阅读,研究者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如何构建清晰的学术论证,如何批判性地思考问题,这些都是提升学术能力的关键要素。

此外,英语文章阅读还能拓宽研究视野。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重要的科研发现和学术观点首先以英文形式发表。通过直接阅读原文,研究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研究成果,避免因依赖翻译而产生的信息滞后或偏差,从而在学术竞争中占据先机。

那么,如何获取高质量的英语文章呢?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渠道:

  1. 学术文献数据库:如PubMed、SciELO等,提供大量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通过这些平台,研究者可以直接下载全文,或获取文章链接,访问其他平台。

  2. 在线阅读平台:Project Gutenberg、Planet eBook和Many Books等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公版书籍资源,涵盖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支持免费下载。

  3. 科研论文下载工具:如文献党下载器和文献下载网,提供便捷的论文获取服务,适合频繁下载的用户。

  4. 邮件联系作者:如果通过上述渠道仍无法获取所需文献,可以直接联系文章作者。许多学者乐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邮件沟通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施一公教授的祖父施平老人,以其113岁的高龄成为亚洲最长寿男性,他的阅读习惯或许能给我们更多启发。施平老人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阅读报刊,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正是施一公教授能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突破的重要原因。

从施一公教授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文章阅读不仅是提升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持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体现。正如施一公教授所言:“通过大量阅读英文,英文能力获得突破。”这种突破,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飞跃。对于每一位希望在学术道路上有所建树的研究者来说,坚持阅读英语文章,无疑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好习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