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0岁到60岁人群的人生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0岁到60岁人群的人生攻略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6A04ORP00

《Finding Success, Happiness, and Deep Purpo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一书,完美地总结了人生下半场的觉醒目标:从以往用来衡量成功和幸福的标准,转变到一种新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追求。


《中年觉醒》,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写书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一次飞行旅程中,他在商务舱里听到一位中年男人跟太太说:“我觉得自己已经没用了,没人再需要我了。”这句话激起了他的好奇心。等到灯亮时,他发现说这话的人竟然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一个知名人物。这位被人们认为十分成功的人,却感到自己无比失败。

在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达尔文,这位改变了人类对生物学认知的伟大科学家,晚年却对自己感到极度不满意。尽管他的进化论理论在27岁时就已确立,50岁时出版了《物种起源》,彻底改变了科学世界。但晚年时,他的创造力停滞不前,生活无法再让他感到幸福。这让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陷入了长期的郁郁寡欢,直到73岁去世。

如果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上名校、进名企,职业发展顺利,创业成功,一直追求卓越、力争上游,那么我们一定会面临相同的境遇。

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感到绝望,而是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方向:发展“第二曲线”。

这个“第二曲线”不再依赖于过去那些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即推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而是转向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即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举个例子,年轻时我们可能以创新、提出新观点为骄傲,年长时则可以通过积累的经验、智慧,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正如一位年长的教授,可能不再有当年研究新领域的激情,但他的教学评分往往是最高的,因为他能够清晰而深入地传授知识。

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责任》里也写过,认为老年人的天生优势就是提供劝导、指导、劝告、教导他人,不去追求金钱、权力、声望这些回报。他不仅提出了这些建议,还一直知行合一的实践自己的理念。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比如搞科研、当程序员写代码,都算是在用你的流体智力。当教练、老师、做自媒体内容分享,都是在发挥你的晶体智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挥晶体智力的职业,是不受年龄限制的,甚至你会在晚年才达到职业巅峰。所以,如果你还在和别人拼你的流体智力,不妨看看怎么往晶体智力转型,找到人生第二曲线。

但是,注意,找到人生第二曲线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别人眼中更大的成就,活得比别人好,拥有的比别人多,

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了以成就感来衡量自我价值,而成就感来源于和别人的比较。这种“成功上瘾症”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追逐金钱、权力、名望,成了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人们就像在跑步机上不断追赶前方的胡萝卜。然而,无论人们跑多快,这根胡萝卜始终在那里,永远不会带来持久的满足。

真正的中年觉醒,来自于转向内在,开始从智慧、信仰、意义等维度重新定义自己。

追求卓越和成功可能是很多人的本性,但是本性不是命运,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就必须与自己的本性做斗争。

最后,分享一段发人深省的对话。2018 年作者在印度的时候,他问印度的老师,会给这些四五十岁的工作狂和成功成瘾者什么建议。那个老师的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没有其他的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们自由。”作者问:"那怎么入手呢?"老师回答说:“从心入手,心境澄明,智慧自生。”

相信不论你现在是接近 30 岁、还是已经 60 岁,你都会从这本书里收获启发,所以一定要推荐给你。越早看清前方的路,就越有可能拥有人生下半场的幸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