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特色美食产业助推经济腾飞
周口特色美食产业助推经济腾飞
在河南省周口市,一道源自新疆的美食——大盘鸡,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据统计,仅周口一地就有645家大盘鸡门店,平均每万人就有一家门店,这还不包括其他形式的鸡肉餐饮店。这种现象级的美食热潮,正是周口特色美食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周口市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美食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3年周口市食品产业营收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15%,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临港经济赋能美食产业
周口市地处中原腹地,沙颍河穿城而过,为内河航运提供了天然条件。近年来,周口市抢抓国家支持内河航运加快发展的机遇,已建成8个规模性港口作业区、97个泊位,开通32条国内外集装箱航线。目前,周口市以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载体,积极构建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着力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奋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
沙颍河在周口境内全长162公里,从周口港出发,向东汇入淮河,过洪泽湖,进京杭大运河;向南汇入长江,达南京、上海等港口;向北则至江苏连云港港、大丰港等,周口可凭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江达海。近年来,沙颍河航道疏浚、桥梁改建等工程持续推进,航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为了增强运力,周口全力推进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提升工程。该工程全长89.4公里,完工后,航道宽度将增加10米、拓宽至60米,通航能力由每年5000万吨提高到1亿吨,实现运力倍增。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周口市以周口港为依托,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当前,周口临港开发区已集聚生物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临港物流四大临港偏好型产业。周口引进益海嘉里、娃哈哈集团、五得利面粉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为周口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
其中,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约2800亩,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60亿元,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娃哈哈集团在周口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营养快线、AD钙奶等产品,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本土品牌崛起
在周口美食产业的发展浪潮中,一批本土品牌也迅速崛起。以阿田先生为例,这个发源于周口的卤味品牌,凭借独特的卤制工艺和严格的品质控制,已在全国开设数百家连锁店。公司旗下拥有陈氏大虾、阿田大虾、阿田鲜炒鸡、阿田淮王鱼等多个餐饮品牌,形成了从原料供应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河南省道赢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阿田先生的生产基地,总投资4.5亿元,拥有年设计产能40000吨鸡汁、50000吨鸡精、40000吨火锅底料、20000吨休闲食品的国内先进生产线11条。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并取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资质。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
周口美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羲皇故都”和“老子故里”,周口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胡辣汤、肉夹馍、烧饼等传统美食,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承载着周口的历史记忆。
在传承的基础上,周口的美食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例如,益海嘉里在周口设立的央厨项目,通过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将传统美食胡辣汤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风味,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展望未来
随着周口港200万标箱码头、疏港铁路、航运中心三大标志性工程的建成投用,周口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将加速形成,进一步助力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塑造枢纽经济新优势,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可以预见,周口的特色美食产业将在临港经济的带动下,继续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周口的美食产业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