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云游北京庙会:从白云观到东岳庙
春节云游北京庙会:从白云观到东岳庙
春节前夕,北京的各大庙会再次热闹起来。从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到朝阳门外的东岳庙,两座历史悠久的道观在春节期间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作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庙会,它们不仅承载着千年文化传统,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北一南:两座庙会的历史渊源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原名天长观。金朝时期,该观在战争中焚毁后重建,更名为十方天长观。元朝时,长春真人丘处机在此羽化,其弟子在此兴建白云观。明清时期,白云观经过多次重修,奠定了如今的规模。作为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白云观见证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程。
东岳庙则位于朝阳门外,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庙内主要供奉东岳大帝,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形成了如今的规模。东岳庙不仅是道教活动场所,更是北京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一东一西:两座庙会的特色活动
2025年春节期间,白云观庙会于正月初一至初五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祈福。其中,“摸石猴”和“打金钱眼”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白云观内藏有三只石猴,分别位于山门、影壁和雷祖殿。游客们相信,摸到石猴可以带来好运,因为“猴”与“侯”谐音,寓意封侯晋爵。而“打金钱眼”则是在窝风桥下悬挂的一枚巨大铜钱,游客们将特制铜钱投向钱眼,祈求财运亨通。
东岳庙庙会则以文化体验为主,今年的主题是“万象朝阳,庙会琳琅”。庙会分为四大版块:文化市集、舞狮表演、文物展览和祈福活动。其中,舞狮表演最受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七支舞狮队在庙会期间全天表演,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看。此外,非遗文化展示也是东岳庙庙会的一大亮点,糖画、面人、空竹等传统技艺让游客流连忘返。
传统与创新:北京庙会的新发展
近年来,北京的庙会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厂甸庙会推出了元宇宙空间,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虚拟空间,以数字人身份游览街区,了解老字号历史,感受非遗文化。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游客,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途径。
北京庙会的繁荣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无论是白云观的祈福活动,还是东岳庙的文化体验,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庙会不仅是人们欢度春节的重要场所,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