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将进酒》登上热搜:李白教你如何敬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将进酒》登上热搜:李白教你如何敬酒

引用
搜狐
15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7421983_121347613
2.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72116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6%E8%BF%9B%E9%85%92/62960857
4.
https://www.sohu.com/a/800615963_120112735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5A02SME0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2A09ISS00
7.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2A09NG600
8.
http://ms205.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45
9.
http://www.lubanyouke.com/22026.html
10.
https://m.qidian.com/ask/qclcljdpeos
11.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8328
12.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2/10/content_YOJGjACmpZ.html
13.
https://m.weibo.cn/p/index?containerid=106003type%3D25%26t%3D3%26disable_hot%3D1%26filter_type%3Drealtimehot&luicode=20000061&lfid=5105737472937604
14.
https://www.ruiwen.com/wenxue/jiangjinjiu/345345.html
15.
http://www.lubanyouke.com/69790.html

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一场名为《山河诗长安》的节目惊艳了全国观众。节目中,当“诗仙”李白振臂高呼“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长安城的浪漫瞬间具象化起来,网友纷纷感慨:当年的长安,亦是如此吧!

《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01

创作背景:盛唐时代的失意之作

《将进酒》创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这是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艺术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性格豪迈不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理想充满追求。他的诗歌以其雄奇瑰丽的想象、奔放豪迈的风格、清新自然的语言,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然而,这首诗却是在李白仕途失意时创作的。被唐玄宗召入长安担任翰林待诏期间,李白本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却最终未能得到重用,心中充满了郁闷和愤懑。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将进酒》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02

诗文赏析:豪迈与失落的交织

《将进酒》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03

饮酒文化:劝酒中的生活哲学

李白的饮酒文化在其宴饮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善于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饮酒场景,通过劝酒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离别的不舍。在《将进酒》中,李白不仅展现了对美酒的热爱,更通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诗句,传达了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哲学。

04

当代传承:从春晚到影视剧的创新演绎

近年来,《将进酒》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2024年春晚的《山河诗长安》通过歌舞、戏曲等多元艺术形式,创新演绎了《将进酒》,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即将播出的古装剧《云襄传2》也引用了《将进酒》的诗句,进一步推动了这首诗的热度。

从盛唐到当代,从诗仙李白到普通大众,《将进酒》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跨越时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