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弗林德斯大学最新研究:蓝鲸保护现状与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弗林德斯大学最新研究:蓝鲸保护现状与挑战

引用
6
来源
1.
https://news.flinders.edu.au/blog/2024/03/24/challenges-for-blue-whales-around-the-world/
2.
https://www.britannica.com/animal/blue-whale
3.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38361
4.
https://news.flinders.edu.au/blog/2024/08/29/tracing-the-triumph-of-whale-evolution/
5.
https://oceana.org/marine-life/marine-mammals/blue-whale
6.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species/blue-whale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体重最高达181吨。然而,这位海洋巨人在经历了商业捕鲸的浩劫后,虽然数量有所恢复,但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蓝鲸种群的现状,并对其未来保护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

01

研究发现:蓝鲸种群的遗传差异

研究团队对全球蓝鲸种群进行了全面盘点,发现东太平洋、南极亚种以及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侏儒亚种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研究第一作者Catherine Attard博士指出:“每个群体都需要得到保护,以维持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自然选择在不同环境中发挥作用,推动了这些高级别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研究还发现,在这些主要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北太平洋东部与南太平洋东部、印度洋东部、南太平洋西部以及北印度洋之间存在差异,而南极种群则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令人欣慰的是,研究未发现近亲繁殖的证据,这为蓝鲸种群的恢复带来了希望。

02

迁徙模式:意外的发现

研究人员还对蓝鲸的迁徙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高级别种群之间的迁移率约为1%-4%,既有迁徙个体,也有杂交后代。更令人意外的是,南太平洋东部和北太平洋东部的蓝鲸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暗示它们可能属于同一亚种,而非目前分类所认为的两个不同亚种。

03

面临威胁:多重挑战

尽管蓝鲸种群显示出一定的恢复迹象,但人为因素带来的威胁依然严峻。Attard博士表示:“须鲸(包括濒危的蓝鲸)的恢复现在受到多种人为因素的威胁,包括水下噪音、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生产力变化影响食物供应、环境污染物、船舶碰撞及渔具缠绕。”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海洋温度上升和酸化可能改变蓝鲸的食物链,影响其主要食物来源——磷虾的分布和数量。此外,繁忙的海上交通也增加了蓝鲸遭遇船只撞击的风险。

04

保护建议:科学指导下的管理

研究团队建议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利用这些最新发现,完善蓝鲸的资源划分,以便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Attard博士强调:“我们的发现建立在数十年的研究基础上,旨在改善对濒危蓝鲸的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对关键栖息地的保护,特别是在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区域
  • 减少人为噪音对蓝鲸通讯和觅食的影响
  • 改进船舶航线规划,降低碰撞风险
  • 监控和减少海洋污染,特别是对蓝鲸健康有潜在影响的污染物

蓝鲸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其保护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海洋生态的健康。弗林德斯大学的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更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正如研究团队所言,只有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我们才能确保这位海洋巨人继续在地球上自由遨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