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县村支书离奇死亡背后:基层干部压力与困境
河南新县村支书离奇死亡背后:基层干部压力与困境
2024年4月1日,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回龙村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该村李姓书记在与村民争执中被持刀捅伤,伤势严重。这一事件不仅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基层干部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在河南省新县,也曾发生过村支书因污染纠纷被殴打致死的悲剧。这些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基层干部面临的巨大压力和风险。
基层干部,尤其是村支书,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不仅要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还要处理村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有时甚至要面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正如一位西部某县机关干部所说:“不少年轻人比较有个性,早上来到单位上班就一直等着下班,还声称‘我只负责把分内事做好,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工资’。”这种“精神溜号”的现象在基层干部中并不罕见。
新县的三农发展现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基层干部工作的成效。近年来,新县农业农村局多管齐下,从保障农民能种好地、收入稳定和提升种粮积极性三个关键方面入手。持续改善耕地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生产效益;健全保障措施,提高生产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新县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新县红花”“新县葛根粉”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七龙玉叶”信阳毛尖、“安太”山茶油、“清莲山庄”冬桃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
然而,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压力,也使得一些干部出现了职业倦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建中指出,职业倦怠是劳动者“精神溜号”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努力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待遇,产生心理落差;有的人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激情被逐渐消耗,身体机能与精神都出现“反对”的信号。
如何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受访人士建议,用人单位应该正视此类现象,通过疏堵结合,化解“精神溜号”背后的职业焦虑。同时,劳动者本身也要调整心态,端正工作态度,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为职工干事创业营造一流环境。在涉及职工利益的决策时,相关部门机构应广纳意见,让中层干部、干部代表更多参与进来,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努力使人岗配对更合理,让职工专业知识和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是合理释放工作压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职工要有阳光的心态,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端正工作态度,努力发挥自身价值,切不可遇到一点挫折和不顺就选择躺平和消极应对。
三是做好“传帮带”,以饱满状态创造新作为。一些新录用人员进入单位工作后存在迷茫期,对此应及时安排导师传业授道解惑,帮助设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短期目标。同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为干部带来新鲜感和使命感,使其在工作中保持动力和目标感。
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只有真正关心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