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大?当心房颤找上门!
工作压力大?当心房颤找上门!
工作压力大?当心房颤找上门!
根据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美国心脏协会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压力源,如工作压力和努力-回报不平衡,均被证实会显著增加房颤的风险。
这项为期18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加拿大近6000名从事白领工作的成年人的医疗数据库记录。研究开始时的平均年龄为45岁,随访期间共发生186例房颤。研究发现,与未受压力影响的员工相比:
- 工作压力大的员工房颤风险增加83%
- 感觉努力与回报不相称的员工房颤风险增加44%
- 同时经历两种压力源的员工房颤风险增加97%
工作压力如何引发房颤?
研究者分析,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压力源增加房颤风险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一些病理生理机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或触发房颤。
已知暴露于社会心理应激源可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压力源已被证明易患与房颤相关的常见临床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
此外,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因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激增与房颤发病有关。
如何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根据新加坡健康促进局(HPB)的调查,大约有八成新加坡在职成年人经历过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常见的压力源包括繁重的工作量、紧迫的截止日期以及缺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经研究证实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的实用建议:
练习正念与放松技巧:通过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练习来平静心灵,降低压力。研究表明,正念练习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水平,并改善整体健康。
定期休息:在工作日中融入短暂的休息时间。利用这些休息时间进行伸展、散步或轻度锻炼。研究显示,定期休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压力。
设定界限并优先处理任务:学习根据重要性和截止日期来优先处理任务。明确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界限可以帮助防止倦怠,并降低压力水平。
促进身体活动:将身体活动纳入日常生活。定期锻炼可以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情绪提升剂,有助于对抗压力。目标是每周大多数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
改善工作环境:使你的工作空间适合生产力和舒适性。确保适当的照明、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并整理工作空间以减少可能导致压力的杂乱。
寻求社会支持:与同事建立积极的关系。在工作中拥有一个支持网络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并减少孤独或压力感。
结语
管理工作压力对于保持整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实施上述实用的建议和策略,职场人士可以有效应对工作相关的压力,降低房颤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请记住,如果压力变得无法控制或持续存在,建议寻求专业帮助或咨询。预防胜于治疗,重视自身健康,及时采取行动,才能远离房颤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