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地健身吧!大咖陈柏龄《健身量化》带你飞
热辣滚烫地健身吧!大咖陈柏龄《健身量化》带你飞
健身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健身不完全等同于减肥,两者又互相促进。”这句话道出了健身的本质。《健身量化》这套书,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让读者能够科学地制定健身计划,实现健康、美感与肥胖、脂肪的完美平衡。
健身你得先懂原理。健身不完全等同于减肥,两者又互相促进。健身更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而减肥则更关注体重和脂肪含量的下降。通过健身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减肥;而减肥减重后,身体负担减轻,又更利于高强度的健身活动。
两个月不节食、靠运动减重20斤,曾是我的骄傲。进入“平台期”之后体重下降就微乎其微了,我便开始寻找更专业的健身知识,大咖陈柏龄这套《健身量化》就很系统、很全面。一套两册,一册讲理论,一册讲动作,是作者潜心7年打造的标准化健身必修课。
《原理解析》这本,是基于健身量化的理论,让我们了解健身究竟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对健身的概念并不非常清晰,更不用说如何制定规范的健身计划,核定动作频率和强度,所以我们更应靠着强大的理论支撑,制定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方案,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执行下去,与健康、美感同在,与肥胖、脂肪拜拜。
全书主体八大章,是一个完整、实用的理论体系,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解说和生动有趣的案例,揭示了健身的本质,从运动者的观念到计划方案,一应俱全。不但提供了详细的初学者健身计划模板,还分别从增肌、力量举、减脂、营养等方面进行了周到的拆解。
针对目前健身圈里“流行”的热点行为,陈教练也做了专业的批注,让我们知道,一个严谨的健身者,是需要思考训练计划、调节饮食结构、训练规范动作这些必要课题的。随便连连和刻意练习显然效果不一。
我也从书中找到了“平台期”出现的原因,并欣喜地看到教练竟然在书中专门添加了阅读指导页,贴心告知了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阅读、使用这册书,甚至“规定”了阅读时长。是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地略读,是不可能制定出周密的健身计划,因为书中有大量的表格、算法需要你认真核对、计算、做表、实施,不论是初练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健身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案。
如果你实在不会制定计划呢,惊喜在后面。教练提供了计划模板,尤其适合初练小白,从L1到L2,首先练习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训练并逐级进阶,每一步的理论基础,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你喜欢肌肉,想要增肌,也没问题。书中连肌肉增长的生理学过程都进行了科普,真是很不错。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都不小,心理问题也挺多。据说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就是阅读、音乐和运动。没错,亲测有效。根据我自己的健身经验,如果坐了一天,又不运动,就会浑身不自在,沉闷烦躁,而运动结束后是真的神清气爽,发自肺腑的好心情就像一个个活跃的小音符,在心中弹奏着美妙轻松的曲调。运动不会让人更累,反倒身心畅爽,这就很神奇。
《健身量化》,“量化”是这套书的关键词也是不同寻常之处。在作者看来,健身所包含的动作、训练、饮食、基础都是可量化的,既然可量化,就变得可评估、可计划、可监控、可实施。一页一页仔细读,一步一步认真练,不管你是减重还是增肌,健康才是最终目的。
本文原文来自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