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助力无障碍春晚:邰丽华再创奇迹
科大讯飞助力无障碍春晚:邰丽华再创奇迹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转播,这背后离不开科大讯飞的AI技术支持和邰丽华带领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辛勤付出。
科大讯飞:让听障人士同步享受春晚
今年春晚最大的创新之一,就是首次引入了实时字幕技术。这项技术由科大讯飞提供,通过AI语音识别实现高准确度的字幕转写。对于听障人士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等待初一的重播,而是能够在除夕夜与全国人民同步欣赏春晚。
科大讯飞的实时字幕技术不仅应用于春晚,其“听见AI的声音”公益活动已经持续了6年,为听障人士提供免费语音转文字服务。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科大讯飞不断优化听障模式、悬浮字幕等功能,让听障人士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
邰丽华团队:用艺术架起沟通桥梁
时隔20年,邰丽华再次登上春晚舞台,但这次她的身份不仅是表演者,更是无障碍转播的推动者。她带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13名听障演员,首次尝试将整场春晚节目通过手语表演呈现。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演员们不仅要准确传达歌舞节目的节奏和情感,还要将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的笑点精准翻译成手语。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们经常排练到深夜,甚至在吃饭时都在研究曲谱,相互之间通过打节拍来配合演出。
创新背后的挑战与突破
这次无障碍春晚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曾考虑使用手语数字人,但考虑到手语交流中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重要性,最终决定由真人演员完成。这不仅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达,更增添了表演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从2025年1月5日第一次进演播厅实验,到春晚正式播出,整个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无障碍转播统筹赵智晖曾多次在压力下感到绝望,但演员们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让他看到了希望。当看到演员们在简陋的黑墙前依然充满激情地表演时,他深刻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意义。
残障人士的春晚新体验
这些创新举措让残障人士的春晚观看体验有了质的飞跃。听障观众不再需要等待重播,而是能实时理解节目内容;视障观众则通过专业的口述影像服务,生动地“看”到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最需要字幕的语言类节目终于有了实时字幕,让我们在除夕夜就能和家人一起欣赏小品。”另一位观众则表示:“手语表演不仅准确传达了节目内容,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演员们的艺术追求。”
无障碍春晚的未来展望
这次春晚的无障碍创新,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怀。正如邰丽华所说,从2005年的《千手观音》到2025年的无障碍转播,见证了我国特殊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进程。
未来,随着更多无障碍技术的应用,残障人士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而这种包容性设计,最终将惠及每一个人,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所有人的美好生活。
这次春晚的无障碍创新,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怀。正如邰丽华所说,从2005年的《千手观音》到2025年的无障碍转播,见证了我国特殊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进程。
未来,随着更多无障碍技术的应用,残障人士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而这种包容性设计,最终将惠及每一个人,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所有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