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企业如何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企业如何应对?

引用
10
来源
1.
http://www.caiecta.com/front/training/detail.html?id=2024111410090501396
2.
https://bbs.co188.com/thread-10539551-1-1.html
3.
https://www.hnzpj.cn/news/training/269.html
4.
http://www.guohong.org.cn/xinqingdanpeixun.html
5.
http://www.hbxmb.com/xuexiyuandi/937.html
6.
http://www.dgeca.org.cn/notice/1070/detail?id=8a9afcb5940602690194970865413839
7.
https://law.asia/zh-hans/adjustments-general-contractors/
8.
https://www.hnzpj.cn/news/training/264.html
9.
https://www.nra.gov.cn/xxgk/gkml/ztjg/bzgf/bzjd/202412/t20241224_347569.shtml
10.
http://www.dgeca.org.cn/notice/1070/detail?id=8a9afcb59406026901949702b4cd3820

2024年12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建筑业计价领域的重大改革,新标准不仅改变了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还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全过程造价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应该如何调整策略以适应新标准?

01

六大核心变化

  1. 标准性质变化:新标准由原来的强制性规范转变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具有强制性效力。这意味着发承包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择是否采用,这种变化赋予了双方在合同管理中更大的自主性。

  2. 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主要适用于建设工程施工发承包及实施阶段的计价活动,不再强制要求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等其他非“施工发承包”的发承包模式计价适用新标准。这使得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计价方式更加灵活、多元。

  3. 风险分配优化:新标准更加合理地分配了发承包双方的风险责任。例如,单价合同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风险由发包人承担,措施项目清单风险由承包人承担;总价合同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及措施项目清单风险均由承包人承担。

  4. 费用组成优化:新标准简化了费用组成,取消了规费的单独计取,仅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增值税四部分。同时强调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及合价应为不含增值税的税前全费用价格。

  5. 新增过程结算规定:新标准明确过程结算是竣工结算的组成部分,发承包双方确认的过程结算金额除措施费、总承包服务费外,不应重新计量计价,直接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

  6. 争议解决机制完善:新标准引入了争议评审委员会机制,与调解、诉讼、仲裁一起构成争议解决方式。删除了造价管理机构解释或认定、监理工程师暂定的解决争议机制,提高了争议解决的专业性和效率。

02

对企业的影响

  1. 市场导向增强:新标准弱化了政府干预,取消了定额相关依据,企业需要更多依赖市场数据和自身积累的造价信息进行报价,这对企业的市场研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合同管理精细化:新标准强调合同清单的准确性、完整性由发承包双方根据风险可控原则共同承担,企业需要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更加精细化,避免风险分配不合理导致的损失。

  3. 投标报价策略调整:措施项目费的计价方式由单价计价改为总价或费率计价,企业需要重新评估投标报价策略,特别是在措施项目费用的分拆和计算上需要更加精细。

  4. 过程结算重要性提升:新标准强调过程结算的地位,企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间结算机制,避免竣工结算时的争议。

03

应对策略

  1. 加强企业定额建设: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定额体系,积累历史造价数据,为投标报价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 提升投标报价能力: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投标报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在措施项目费的计价上需要更加精细。

  3. 完善合同管理机制:企业需要修订合同管理流程,明确风险分配原则,特别是在过程结算和争议解决机制上需要提前布局。

  4. 注重过程结算: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过程结算体系,确保每个阶段的结算准确无误,为最终竣工结算奠定基础。

  5. 提升争议解决能力:企业需要培养专业的争议解决团队,熟悉新标准下的争议解决机制,特别是在争议评审委员会的运作上需要提前准备。

04

实施要点

以某大型建筑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应对新标准时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立企业定额数据库:通过收集历史项目数据,建立了涵盖各类工程的定额数据库,为投标报价提供数据支持。

  2. 优化投标报价流程:调整了投标报价团队的组织结构,增加了市场信息分析人员,提高了报价的科学性。

  3. 完善合同管理流程:修订了合同模板,明确了风险分配条款,特别是在过程结算和争议解决机制上进行了优化。

  4. 加强过程结算管理:建立了月度结算制度,确保每个阶段的结算及时准确,减少了竣工结算时的争议。

  5. 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专家授课,提升了员工对新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标准的实施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对于能够快速适应新标准、提升自身能力的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机。企业需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