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胸痛那些事儿之胸膜炎
关于胸痛那些事儿之胸膜炎
清晨,一位38岁的伏案工作者胡女士因左侧胸背部疼痛来到老年科门诊。她自述疼痛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夜间翻身。在医生的建议下,她进行了胸部CT、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显示,她患上了胸膜炎。
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指的是发生在胸膜腔内的炎症。胸膜是覆在胸壁内面和肺表面的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两部,两层之间的密闭间隙称胸膜腔。胸膜炎性胸痛是一种尖锐的刺痛,吸气时加重,深呼吸、大笑或咳嗽时更重,往往由胸膜病变所致。
胸膜炎的病因
胸膜炎的发生往往与生活习惯、环境以及身体免疫状况密切相关。一般临床上将以下原因中前两种叫做胸膜炎,也就是感染因素造成的胸膜腔炎症。后面四种叫做胸腔积液。
- 肺部感染是导致胸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我们患上肺炎、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时,炎症可能会波及到胸膜,从而引发胸膜炎。当存在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征象时需警惕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导致肺部感染,继而引起胸膜炎。
- 结核杆菌感染:我国结核病估计发病患者为74.8万例,位列全球第三。人群普遍易感。除胸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由于结核性胸膜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隔离治疗。
- 肿瘤:胸膜转移性肿瘤:例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胆管癌等引起胸膜腔积液。也会造成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 肺栓塞:当存在下肢骨折登封制动因素、肿瘤等高凝因素时,出现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时,同时存在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发生。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肉芽肿性多血管炎(韦格纳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也可发生胸腔积液。会引起胸痛发、憋气等临床症状。
- 药物引起:目前已经确定的可诱发胸膜腔炎症、胸腔积液的药物包括呋喃妥因、丹曲林、美西麦角、胺碘酮、白细胞介素-2、丙卡巴肼、甲氨蝶呤、氯氮平、苯妥英和 β 受体阻滞剂:我们常说的倍他乐克等。
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胸痛通常表现为刺痛或牵拉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剧。胸闷则是因为炎症导致胸膜腔内的压力升高,使得呼吸变得困难。咳嗽是胸膜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为了排出胸膜腔内的积液或炎症分泌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胸膜炎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会扩散到周围组织或器官,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例如,化脓性胸膜炎可能导致脓胸或肺炎旁积液的形成,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胸膜炎的治疗
胸膜炎疼痛明显,吸气动作时疼痛明显,使患者呼吸受限制,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布洛芬、洛索洛芬等止痛药物,当疼痛不能缓解时,可选用曲马多或是氨酚羟考酮等强效止痛药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祛除病因:引起胸膜炎最重要病因为感染:如细菌引起的肺炎并脓胸时,可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如脓胸严重时,通常还会应用胸腔引流管导出脓液。病毒感染所致时,一般会在数日或是数周后自行消退,可适当对症止痛治疗。
当胸痛同时出现憋气,末梢指脉氧降低时,需警惕肺栓塞可能,此时需要溶栓、抗凝等治疗。
药物引起的胸膜炎,需及时停用或是更换药物,进一步排查其他可能导致胸膜炎原因。
肿瘤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时,需警惕胸膜转移,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镇痛、缓解喘憋等对症治疗变得尤为重要,还需积极舒缓患者情绪。
胸膜炎的预防
-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适度抗阻训练。
-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用肥皂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患者所有年龄≥65岁者都需要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存在慢性肺病或慢性免疫抑制的患者需要接种PPSV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结合病情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这可能也会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具体洗手步骤:
- 用清水弄湿双手,并涂上少量肥皂。
- 双手搓出泡沫并揉搓至少 20 秒。
- 清洁手腕、手掌、手背、手指之间、指尖、拇指以及指甲下方和周围。
- 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 及早治疗原发病:控制肺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等。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病因,预防胸膜炎发生。
总而言之,当出现胸痛时,切不可粗心大意,请积极就诊排查相关因素,当然也不必恐慌,只要平时均衡饮食,健康作息,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魄,疾病也会知难而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