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集成电路到太空电梯:碳纳米管的神奇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集成电路到太空电梯:碳纳米管的神奇之旅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5
来源
1.
http://www.imr.cas.cn/xwzx/kydt/202407/t20240724_7235029.html
2.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7163945889044119552
3.
https://www.sohu.com/a/852486887_122066678
4.
https://www.stdaily.com/web/gjxw/2024-11/30/content_266489.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2%B3%E7%BA%B3%E7%B1%B3%E7%AE%A1
6.
https://news.pku.edu.cn/jxky/d73bf697e36c49d981965aa41fb02aec.htm
7.
https://www.globalgrowthinsights.com/zh/market-reports/single-wall-carbon-nanotube-market-105428
8.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42460543.html
9.
https://trynano.org/zh/about-nanotechnology/history-of-nanotechnology/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0/07/73448920_1136164862.shtml
11.
http://www.news.cn/tech/20240731/e00392cfdbad49b0b3f951072115de7d/c.html
12.
https://www.ic-ceca.org.cn/baike/1769168.html
13.
https://m.360docs.net/doc/0714823468.html
14.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41729428.html
15.
https://www.research.pku.edu.cn/bdkyjz/1378245.htm

1991年,日本筑波NEC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在电弧法生产碳纤维的产物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管状碳分子——碳纳米管。这种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一维量子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学、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质,在电子器件、能源存储、生物医学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的直径只有纳米尺度,几万根碳纳米管并起来才有一根头发丝宽,而在轴向上却可长达数十到数百微米。这种巨大的长径比赋予了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其硬度与金刚石相当,强度是钢铁的100倍,重量却只有钢铁的1/6到1/7。同时,碳纳米管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拉伸并恢复原状。

在电学性质方面,碳纳米管展现出惊人的导电性能。根据其结构的不同,碳纳米管可以表现为金属或半导体特性。其中,具有金属导电性的碳纳米管电导率可达铜的1万倍,而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则在集成电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近年来,碳纳米管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电子器件领域,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张志勇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基于阵列碳纳米管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CMOS FET)性能优异,90nm节点的A-CNT FET性能已超越硅基28nm节点器件,并展现出进一步缩减至10nm节点的潜力。这预示着碳纳米管有望成为未来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为突破硅基器件的物理极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能源存储领域,单壁碳纳米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据最新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单壁碳纳米管市场价值已达6572万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进一步增长至7869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2%。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碳纳米管在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理想的生物医学材料。例如,碳纳米管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实现靶向药物递送;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用于疾病诊断和环境监测;还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促进组织再生。此外,碳纳米管在癌症治疗、基因治疗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

在太空探索领域,碳纳米管被认为是实现太空电梯的关键材料。其超高的强度和轻质特性使其成为制造太空电梯缆绳的理想选择。虽然目前还面临大规模制备和成本控制等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碳纳米管有望推动这一科幻构想变为现实。

中国科研团队在碳纳米管研究领域持续领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畅、侯鹏翔团队在湿法纺丝制备碳纳米管纤维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优化纺丝工艺,团队成功制备出高取向度(取向因子达到0.994)、高致密度(1.96 g cm-3)的双壁碳纳米管纤维。这种纤维的电导率达1.1×107S m-1,载流量达8.0×108A m-2,抗拉强度达1.65 GPa,比电导率和比电流容量分别是铜导线的86%和3倍。这一突破为碳纳米管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尽管碳纳米管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实现高质量、高纯度碳纳米管的稳定制备,如何控制其成本以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以及如何解决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和持续的科研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从微电子到生物医学,从能源存储到太空探索,这种神奇的纳米材料正在为人类开启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