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全粉:烫面技术的新宠?
马铃薯生全粉:烫面技术的新宠?
马铃薯生全粉,这种由块茎马铃薯制成的淀粉,又被称为“生粉”或“太白粉”,近年来在食品加工领域备受关注。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还能提升面食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因此在面制品加工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烫面技术:提升马铃薯生全粉品质的关键
烫面技术是一种通过用热水或沸水和面,使面粉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从而改变面团特性的制作方法。这种技术在马铃薯生全粉的加工中同样适用,且效果显著。
烫面处理能够改善马铃薯生全粉的加工性能。热水的加入使得淀粉颗粒迅速吸水膨胀,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从而提高了面团的柔软度和延展性。同时,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进一步增强了面团的弹性和韧性。这种改良后的面团不仅易于加工,还能保持良好的口感。
创新应用: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马铃薯生全粉在传统面制品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例如,在面包制作中,添加马铃薯生全粉可以增加面团的吸水量,使其更加柔软、保湿,并提升拉丝质感。在饺子皮的制作中,烫面处理后的马铃薯生全粉能让面皮更加柔软细腻,不易破裂。
更令人振奋的是,马铃薯生全粉在新型面制品中的创新应用。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马铃薯制品预拌粉”、“马铃薯薯条预拌粉”、“马铃薯薯泥预拌粉”、“马铃薯高膳食纤维粉”等一系列延伸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马铃薯生全粉的应用范围,还提升了其附加值。
在“中国薯都”乌兰察布,马铃薯加工产品已经从最初的淀粉发展到全粉、薯条、薯片、方便粉丝、马铃薯醋、马铃薯馒头、薯纤维、薯蛋白等十几个品类。随着一批精深加工项目的落地投产,乌兰察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薯条(薯饼)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
展望未来:科技驱动产业升级
尽管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深加工不足、副产物高质化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低等问题。未来,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淀粉品种原料基地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科技创新将是推动马铃薯生全粉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马铃薯生全粉产品,将为食品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率和产品质量。
马铃薯生全粉作为烫面技术的新宠,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面制品加工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持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源自大自然的馈赠将在未来的食品工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