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遇冷背后:一部电影的困境与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遇冷背后:一部电影的困境与启示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ataz1418794.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5229143_122065666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IN9OTU0519QIKK.html
4.
https://post.smzdm.com/p/aoql24nm/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L6VFDO05529ZBT.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NJFER90517BMTF.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PG6ASN05533D5S.html
8.
https://news.sina.cn/2025-02-01/detail-inehyumu0140688.d.html
9.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50203-5820442

2025年春节档,由博纳影业出品的军事大片《蛟龙行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截至2月3日15时30分,这部斥资十亿元打造的巨制仅收获2.43亿元票房,在六部春节档电影中排名垫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分别斩获38.05亿元和19.88亿元的票房佳绩。

面对如此惨淡的市场表现,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他写道:“我们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真实评价,也愿意接受理性的批评。”然而,对于豆瓣平台上出现的大规模一星差评,于冬表示这并非简单的观影反馈,而是反映了当前影评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粉圈互黑。

“豆瓣这两年成为很多不理性粉丝互相攻击的聚集地,粉圈互黑在别的平台是肆意辱骂互相诋毁,而到了豆瓣平台则是互相给对方打差评。”于冬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电影从业者的心声。他以2023年上映的《无名》为例,指出该片在上映首日就遭遇了几万个一星差评,最终只获得了6.6分的评分。而如今,《蛟龙行动》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于冬的回应引发了公众对于当前影评环境的广泛讨论。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健康的影评环境对于电影创作和观众选择都至关重要。然而,当影评平台成为粉丝互黑的战场,当恶意差评成为常态,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环境还能为电影产业带来什么?

《蛟龙行动》的遇冷,除了外部环境因素,自身也存在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这部电影在创新上显得有些乏力。虽然同样由林超贤执导,但与前作相比,故事情节显得过于简单,缺乏起伏和悬念。有观众评价道:“看了预告片就基本能猜到整个剧情走向,没有太多惊喜。”

演员阵容的更换也是影响票房的重要因素。《红海行动》中张译、黄景瑜等演员凭借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认可,而《蛟龙行动》则启用了全新的演员阵容。虽然新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但缺乏知名度和观众基础,难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观众。

此外,影片的宣传策略也备受诟病。官方频繁发布与影片内容无关的花絮和短视频,试图通过无脑炒作吸引眼球。更有甚者,一次宣传活动中发布的幕后花絮因涉及保密内容而被迫删除,这一操作无疑让观众对影片质量产生了质疑。

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电影,《蛟龙行动》本应在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部影片的遭遇也折射出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发展面临的困境。从《战狼》系列到《红海行动》,再到如今的《蛟龙行动》,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过分依赖宏大场面和特效,却忽视了故事本身和人物塑造。

面对《蛟龙行动》的困境,于冬表示:“无论票房结果如何,《蛟龙行动》一定会留在2025中国电影历史中,希望有更多观众通过电影院大银幕看到这部电影。”这番话既是对电影本身的自信,也是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深情告白。

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军事题材作品。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保持艺术追求?如何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或许正是《蛟龙行动》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