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失眠新药有望明年上市,专家解读:创新机制带来治疗新选择
两款失眠新药有望明年上市,专家解读:创新机制带来治疗新选择
近日,两款新型失眠治疗药物有望在2025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为失眠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这两款新药分别是卫材研发的莱博雷生(Dayvigo)和先声药业引进的达利雷生(Daridorexant)。它们以其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引发了广泛关注。
创新机制,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莱博雷生是一款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通过调节大脑中的食欲素系统来促进睡眠。食欲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肽,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与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不同,莱博雷生不会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因此减少了次日残留的宿醉感和认知功能损害。
达利雷生则更进一步,作为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类药物),它能同时作用于食欲素A和食欲素B受体,更全面地调节睡眠节律。《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指出,达利雷生等DORA类药物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还能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
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达利雷生在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日间过度嗜睡程度显著降低,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从基线19.0分下降7.6分,83%的患者日间过度嗜睡得到改善,47%的患者恢复到正常人水平。同时,患者每日猝倒发作次数减少50.6%,且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莱博雷生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色,不仅有效改善失眠症状,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非镇静性作用机制使其成为失眠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专家推荐,理性用药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将达利雷生列为IA级推荐,指出其“可改善夜间睡眠和日间功能,日间思睡发生比例低”。这一推荐充分体现了专家对其临床价值的认可。
然而,专家也提醒,失眠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使用任何失眠治疗药物前,应先进行体格检查和睡眠习惯回顾,必要时还需进行睡眠研究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同时,认知行为疗法也被推荐为失眠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望未来,理性期待
这两款新药的上市将为失眠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患者在期待新药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性态度。失眠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问世,为失眠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但在此之前,我们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现有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