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非遗文化体验的创新与传承
杭州亚运会:非遗文化体验的创新与传承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运动员村的文化小屋内,各式各样的非遗动态展示和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国运动员前来参观。浙江省级非遗深澳灯彩手工艺课程、智能籇刻印章机器以及竹编、剪纸、皮影戏等展位都热闹非凡。这些活动让各国来宾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从多个维度感受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通过亲身体验,许多运动员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希望将这种文化带回家乡分享给更多人。
智能篆刻: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一套智能篆刻系统在亚运村首次亮相,成为最受欢迎的非遗体验项目之一。体验者只需要通过微信小程序输入文字或者上传照片,就能快速设计出个性化的印稿,字体、笔画、布局均可自由发挥;然后,将印稿发送到智能篆刻机上,短短几分钟,一枚专属的古体篆字印章就刻好了。精美的印章,优美的字体,个性的设计,简单的操作,让这套系统备受欢迎。据统计,亚运会期间智能篆刻系统共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3000余次服务,有200多位冠军亲手设计了专属自己的“亚运冠军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枚枚印章传播到亚洲各国。
这套智能篆刻系统由位于西湖区灵隐街道的一家科技公司研发。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张克俊介绍,项目组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三方面创新:“零门槛”古文字生成、“所见即所得”的一站式古文字艺术体验和“多维度联动”的应用示范。其中,“零门槛”古文字生成是难点。研发过程中,项目组与浙江大学图书馆、西泠印社等多家机构开展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海量数据、专家知识和行为探索融为一体,创建了拥有全球领先的篆刻数据库,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进行古文字创作。
深澳灯彩:点亮亚运夜空的非遗之美
在杭州桐庐县深澳村,一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遗技艺——深澳灯彩,为亚运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澳灯彩是杭州市级非遗项目,其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从搭骨架、刷油漆、装彩灯,到铺绸布、画造型、上颜色,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深澳灯彩制作技艺传承人申屠飞东为杭州亚运会专门设计制作了马术比赛主题灯彩。这些灯彩悬挂于深澳村怀素堂内古老的梁木上,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更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成为传播亚运精神的独特载体。
文化小屋:非遗体验的集中展示
在运动员村的文化小屋内,各类非遗体验活动让外国运动员们目不暇接。竹编、剪纸、皮影戏等展位前总是围满了好奇的运动员。他们有的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编织竹篮,有的认真观看皮影戏表演,有的则亲手剪出一个个精美的窗花。
这些非遗体验活动不仅让运动员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了解杭州的窗口。许多运动员表示,这样的体验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机会将这些文化带回家乡分享给更多人。
杭州亚运会通过这些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这些创新性的文化展示方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