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胜“晒衣节”: 晒红衣传民俗 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新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胜“晒衣节”: 晒红衣传民俗 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新发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guilinlife.com/article/55qgf79486934b895fe7.html


瑶族妇女在展示晒衣


全国夏季“村晚”展演现场


红瑶阿嫂传授纺织技巧


“红衣定终身”红瑶传统婚礼巡游场景

7月11日,农历六月初六,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举办全国夏季“村晚”暨六月六龙脊“晒衣节”活动。走进大寨村,在晒台、走廊及木楼外墙上,花红衣裳连片挂晒,与夏日的阳光相互辉映,形成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晒衣节又称“尝新节”“半年节”,是红瑶仅次于春节的隆重传统节日。这一时期,秧苗密、新谷出,村民们暂停手里的农活,与回家探亲的儿女们欢聚一堂,晒红衣、抬金狗、冲木槽、饮美酒,共享难得的团圆时光。

上午9点半,身着红衣盛装的瑶族女儿打着红伞,在风雨桥上笑迎四方宾客。红伞衬红衣,“红”出一片节日的喜庆。

而在村委歌舞坪,“壮美龙脊·胜在村晚”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演精彩连连,《鼓舞龙脊,振兴瑶山》《秧苗青青》《长发谣》等极具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的歌舞轮番上场,围观群众翘首以望,节目精彩处响起阵阵掌声。

晒衣节不仅令红瑶服饰惊艳亮相,更是展示红瑶文化的集大成者。始祖田上,阿叔们抬着装有“金狗”的竹筐吹笙打鼓,爬山绕田,致敬瑶族祖先;风雨桥下,百名瑶嫂站在溪水中,放出黑亮的长发,用木梳沾着溪水梳洗,展现长发传统。

更加精彩的节目当属下午的“红衣定终身”瑶族传统婚礼与国家级非遗展示——红瑶服饰加工。从壮界到大寨歌舞场这段下山路程,身着瑶族黑衣的新郎背着穿红衣的新娘缓缓下山,身后是近千名红瑶村民组成的送亲队伍。他们打着红伞,抬着嫁妆,穿行在层层绿色梯田间,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民族婚嫁图景。

“女儿结婚的嫁衣,是妈妈一针一线花3年时间做出来的。”曾任大寨村妇女主席的潘德英介绍红瑶纺织传统,“红瑶女儿的纺织技术代代相传,特别是嫁衣,我们会绣雉鸟、麒麟等吉祥物,祝福儿女婚姻美满,福泽绵长。”

在红瑶服饰加工展示现场,阿嫂阿姐们围坐一圈,展示纺线、穿梭、刺绣等传统纺织工艺。年幼的红瑶儿童围绕母亲好奇于纺织步骤,年长的红瑶阿嫂巡视全场,为青涩的纺织女指点技巧。

“我对龙胜‘晒衣节’久闻大名,今年特地把父母妻儿带上来过节。挂在屋外的红瑶服饰很精美,连成一片更有视觉冲击力。还有长发梳洗等各种民俗节目挨个展示,真是眼睛看不过来,耳朵听不过来。”来自广东梅州的魏先生说。据了解,本次“晒衣节”活动将持续到7月12日,除了传统民族文化展示,还有梯田摸鱼、烟花夜景、篝火晚会等游乐项目。

今年大寨村“晒衣节”与全国夏季“村晚”示范点展演相结合,借助“村晚”平台,向世人进一步展示红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47.08万人次,实现国内消费53.12亿元,同比增长5.65%。”龙胜县委书记雷陈表示,“未来,龙胜将继续深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龙胜更多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