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技术创新与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
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技术创新与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
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于1月24日晚8点全网上线,以“和合之家”为主题,通过46个创意节目,展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蓬勃发展。盛典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宣部文艺局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汇聚了150余位明星和艺术家,通过歌舞、戏曲、相声、脱口秀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创新引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本届盛典的最大亮点在于技术创新与艺术表达的深度融合。趣丸科技作为联合承办方,带来了AI音乐创作秀《谱梦行》,展现了“AI+嘻哈+美声”的创新融合。节目中,“天谱乐AI”与两位唱作型歌手ICE杨长青、上上的精彩合作,把前沿技术引入旋律和词句的创作过程,同步结合AR、VR等虚拟技术,探索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AI+说唱+美声”作品创作和舞台视觉呈现的更多可能性。
除了AI音乐创作,盛典还运用了裸眼3D、沉浸秀等多种创新技术。虚拟实景歌曲《歌行四方》、情景少数民族舞蹈《“春明”上河图》等节目,通过AR、VR等虚拟技术,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网络视听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
兼容并包:打破圈层的文艺盛宴
盛典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兼容并包的特质。46个节目中涵盖了歌舞、戏曲、相声、脱口秀、舞台剧、音乐剧、影视化小品、沉浸视觉歌曲、文化唱演秀、国宝文化创意秀、武术秀、非遗杂技秀等近20种艺术表现形式,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
盛典通过兼容并包的方式,打破圈层和茧房,让尽可能多的观众觉得“与我有关”。例如,歌舞表演《月光》重现了《我的阿勒泰》中的经典场景,情景唱演《春风化雨》再现了乡村教师的感人故事,沉浸式歌曲联唱《信仰之光》则串联起多部谍战反特剧。这些节目不仅唤起了观众的集体记忆,也体现了盛典对不同群体的关注和包容。
对比春晚:网络视听的独特优势
相比传统的春节晚会,网络视听盛典更注重网络化表达和年轻态呈现。盛典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以及创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盛典还注重展现网络视听行业的最新成果,如AI音乐创作、虚拟技术等,体现了行业的前沿发展趋势。
此外,盛典还通过《再见剧中人》等节目,探讨了经典剧集的当下传播问题,展现了网络视听行业在内容创新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思考。这些内容在传统春晚中较少涉及,体现了网络视听盛典的独特优势。
展望未来:影视艺术的新趋势
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的成功举办,预示着未来影视艺术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与艺术表达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行业主流,AI音乐创作、虚拟技术等新技术将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兼容并包、打破圈层的创作理念也将成为行业共识,让艺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群体。
此外,盛典对经典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非遗艺术的年轻化呈现,也为未来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新的双重驱动,未来的影视艺术将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以其创新性和包容性,展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蓬勃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艺术表达的深度融合,盛典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也为未来影视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网络视听行业将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