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讨薪难:农民工如何维权?
年底讨薪难:农民工如何维权?
随着2025年春节临近,农民工欠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受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影响,部分行业欠薪问题有所抬头,不仅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风险增加,经营不善、拖欠账款等带来的非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也明显增多。
欠薪问题为何屡禁不止?
欠薪问题的产生,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行业自身的特点。在建筑业,垫资施工、层层转包等现象较为普遍,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而在制造业,受市场需求波动影响,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也会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
此外,法律制度执行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有恃无恐。
政府重拳出击整治欠薪
面对严峻的欠薪形势,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欠薪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也启动了2025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重点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政府、国企项目的欠薪问题。
各地纷纷建立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及时发现欠薪隐患。例如,安徽合肥公安部门对相关人员和企业进行画像,依托专题数据库建立欠薪事件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实现欠薪线索的及时发现和靠前处置。
农民工如何合法维权?
面对欠薪问题,农民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专家建议,首先要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一旦发现欠薪,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投诉举报:拨打12333(劳动保障监察部门)、12348(司法部门)、12351(工会组织)等热线电话,或通过国务院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进行举报。
申请调解和仲裁:请求工会介入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律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诉。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裁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免费代理案件,申请先予执行、支付令或诉前保全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维权过程中要避免采取过激行为,以免触犯法律。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的用工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案例:235名农民工讨薪记
2024年10月,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接到一起涉及235名农民工的欠薪案件。这些农民工在一家建筑公司承包的项目工地工作,从2024年2月开始陆续出现工资拖欠情况,截至9月底共拖欠工资400多万元。
经调查发现,该项目的人力资源事项由河南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承包,负责农民工的日常管理并代发工资。但由于项目发包方河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资金紧张,要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垫付部分工资,最终导致欠薪。
在检察机关的协调下,各方达成和解协议:发包方于2024年12月31日前先支付160万元用于保障工资发放,其余部分以当前项目完工的部分商铺及相关财产作担保,确保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这个案例反映了欠薪问题的复杂性,也展示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欠薪问题的可能性。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企业要增强法治意识,社会各界要给予农民工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劳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