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喂养指南:0-12岁儿童营养餐配制要点全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5: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喂养指南:0-12岁儿童营养餐配制要点全解析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各不相同。科学合理的营养餐配制,不仅能够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素,还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婴儿、幼儿及儿童期的营养餐制作要点,帮助家长为孩子打造健康美味的营养餐。
婴儿期营养餐的制备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后28天到1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生命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其中躯干生长速度最快。
生理特点
- 体重增长:婴儿出生前6个月体重平均每月增加0.6公斤,出生前4~6个月体重增加至出生时的2倍。未来6个月平均每月增重0.5公斤,1岁时达到或超过出生体重(>9公斤)的3倍。
- 身长增长:足月新生儿的平均身长为50CM,1岁时增长约50%,达到75CM。
- 头围和胸围:头围反映大脑和头骨的发育状况,出生时平均约为34CM,比胸围略大1至2CM。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尚不完善。吸吮功能强,6个月内淀粉消化率低(唾液分泌少)。
- 胃及其酶: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可增至100ML左右,6个月时增至200ML左右,1岁时增至300-500ML。胃蛋白酶活性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低,因此消化能力有限,胃排空延迟,人乳胃排空时间为2~3小时。
- 肠道及其酶:新生儿的小肠大约是其自身长度的6至8倍。肠壁的肌层薄弱,弹性低。肠粘膜血管和淋巴丰富,通透性较差。粘膜绒毛较多,吸收和分泌面积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的消化道已经可以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性比较差,尤其是淀粉酶。胰腺淀粉酶直到出生后第四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脂肪酶的活性也较低,肝脏分泌的胆汁盐较少,因此脂肪消化吸收较差。
饮食注意事项
- 除非有特殊困难,一般应给婴儿喂母乳。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比牛奶或各种婴儿配方奶粉更容易被婴儿吸收,并且可以将母亲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传递给婴儿。
-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宝宝在4~6个月之前是不喂固体食物的。6个月后可逐渐引入固体食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热量、蛋白质、铁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
- 婴幼儿食品中一般不宜添加盐或糖来增加食欲,否则容易引起蛀牙。
- 如果宝宝停止吸吮并吐出妈妈的乳头,则说明已经吃饱了,没有再吃东西的意思了。这个时候不要再强迫宝宝吃饭。
- 给婴儿喂简单的蔬菜、肉类和水果,不要给婴儿喂混合食品或商业糕点(含有食品添加剂)。
- 让婴儿的整个身体和四肢自由活动,不要将他们绑得太紧。鼓励宝宝经常活动可以增加宝宝的能量消耗,增加宝宝的食欲。
营养餐配制要点
- 4~6个月最好以母乳喂养为主;
- 6个月后可逐渐喂固体食物。例如:藕粉粥、蔬菜粥、果汁、肉末粥等半流食菜肴。
- 食物口味以清淡为主,不宜加糖,防止蛀牙或挑食。
- 考虑到宝宝胃肠功能尚未完善,宜少食多餐。
- 食物供给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肉末、鱼、液态奶、豆奶等)
- 适当添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可加工成颗粒状或液体状食用。)
幼儿期营养餐的制作
生理特点
1岁到3岁是童年时期。1岁后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平均每月增加2.5~3.0KG增加约0.25公斤,2岁时体重约12公斤,是出生时的4倍。
2岁以后,体重增长减慢,每年增加1.5~2.0公斤,增长速度趋于稳定,直至青春期又开始加速。
年龄 | 体重/KG | 身高/CM | 发育特征 |
---|---|---|---|
12个月 | 8.5~ 10.67 | 1.5~77.1 | 独立行走,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用杯子喝水,能认出家人的名字和家里环境中熟悉的物体。 |
15个月 | 9.1~11.3 | 74.8~80.7 | 行走平稳,会说三字句,模仿家务,会叠两块积木,能体验和大人一起玩耍的乐趣。 |
18个月 | 9.7~12.0 | 7.9~84.0 | 能爬楼梯, 认识并指出身体部位, 能脱掉外套, 能自己吃饭, 能认出颜色 |
21个月 | 10.2~ 12.6 | 80.6~87.0 | 能会踢球、从肩上扔东西、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会用语言表达排便、排尿 |
2岁 | 10.6~13.2 | 83.3~89.8 | 能两脚并拢跳跃,不系带鞋,不同尺寸,能认两种颜色,能认简单形状 |
2.5岁 | 11.7~14.7 | 87.9~94.7 | 能站立一条腿、名字、能洗手并擦干、能叠八块积木、经常问“为什么”、尝试与同伴交谈并模仿对方的言行 |
3岁 | 12.6~16.1 | 90.2~98.1 | 能从高处跳下,能双脚交替上楼,能扣、折纸、贴糊糊,懂得饥饿、疲倦、寒冷,会用筷子,会翻页 |
- 身长:儿童时期体长增长速度减慢,1岁时全年增加10CM左右,平均增加2岁至3岁时长约5CM。一般3岁时的体长约为100CM,是出生时身长的两倍。
- 头围、胸围、上臂围:头围的大小与大脑的发育有关;胸围可以反映胸廊及胸背肌肉的发育情况;上臂围可以反映皮下脂肪的厚度和营养状况,以便及早发现营养不良。
- 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幼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分裂增殖到140亿个,脑组织的重量也增加到成人的2/3以上。孩子1岁时头围增加到46CM,但第二年只增加2CM,第三、第四年总共增加1.5CM,5岁时达到50CM。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与1岁时的头围基本相同。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出生后第一年上臂围从11CM增加到16CM,然后维持到5岁左右。
- 消化系统发育:1岁上、下、左、右第一磨牙萌出,1.5岁萌出尖牙,第二磨牙2岁时长出,2岁时总共长出18~20颗牙齿。全部20颗乳牙应在不晚于2.5岁出现。到了两岁半,乳牙还没有全部长出来,这是不正常的。弄儿的牙齿还处于生长期,咀嚼功能尚未完善。这个时期的弄儿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和某些营养缺乏的情况。2岁内乳牙数量计算:乳牙数量=年龄(月)-6。例如,患有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的孩子出牙较晚。儿童的咀嚼效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6岁时达到成人的40%,10岁时达到成人的75%。18月龄时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1岁后,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接近成人水平。
营养餐制作要点
- 少食多餐,根据不同年龄段定量配给。
- 选择营养丰富的时令蔬菜和水果。
- 注意粗细的搭配、多样化。
- 少吃油炸、油腻食物。 (防止脂肪堆积,形成肥胖)
- 注意蛋白质的供给,尤其是优质蛋白质。
- 限制糖的摄入量。 (预防蛀牙、挑食)
- 儿童口味宜清淡,限制食盐摄入量(6克)。幼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建议每天4到6餐,每次100到150克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微生物A和多种矿物质,保证孩子的热量、B族微生物和矿物质的供给:豆制品(豆腐、豆奶)、奶及制品(酸奶、鲜奶)、鱼类(淡水鱼、海鲜鱼)、瘦肉。将普通啤酒瓶盖上的内垫取下,慢慢盖平。6克婴幼儿营养餐及营养餐的配制,例如:水果沙拉,例如:八宝粥、五米粥,例如:银耳汤,例如:杂粮(玉米)。
儿童期营养餐的制作
生理特点
- 身体发育特点:4-6岁儿童的体格生长速度相对放缓,但仍保持稳定增长。他们的下肢生长速度超过了头部和躯干的生长速度,使得头部(占全身的1/8)、躯干(占全身的4/8)和下肢(占全身的3/8)整个身体)形成更加对称的比例。7-12岁儿童各系统器官发育有先行。例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皮下脂肪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直到学龄期才加速;身体各部位的生长速度不同,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从下到上、从四肢远端到躯干中央的有规律的变化。在此期间,体重增加了约5.5KG(每年增加约2KG),身高增加约21CM(每年增加约5CM)。体重和身高增长的粗略估算公式为:从2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体重每年可增加2
2.5KG,身高每年可增加47.5CM。 - 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儿童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增大,神经髓鞘形成纤维继续。4~6岁时,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到人脑重量的86%~90%。
- 消化功能发育特点:一个3岁的孩子,20颗乳牙已经全部长出来了。第一颗恒牙可能在6岁时萌出,但咀嚼能力只有成年人的40%,消化能力仍然有限,尤其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固体食物。
- 心理发展特点:5~6岁儿童有短暂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持续约15MIN。3至6岁的孩子模仿能力较强,家庭成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
营养餐制作要点
- 热量需求:
- 4~6岁:1400-1700大卡
- 7-9岁:2200大卡
- 10-12岁男孩:2600大卡
- 女孩:2340大卡
- 以吃谷物为主,尽量吃粗粮(提供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有利于胃肠蠕动,预防结肠癌。
- 蛋白质:
-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优质蛋白质易于消化,且需要量很少。牛奶、鸡蛋等食物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最好每天都吃它们。还可以同时吃一些鱼、肉、豆类等。
- 4-6岁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5克,质量要注意。
- 10岁每天60克,10至12岁每天70克。
- 应保证优质蛋白质,其热量供给应占总热量的11%~14%。
- 脂肪酸:
- 幼儿期是髓鞘形成时期,特别需要脂肪酸。幼儿不仅要吃动物油,还要多吃植物油。孩子的饮食中还可以添加花生酱、芝麻酱等,保证充足的能量供给。
- 脂肪吃得太少会导致热能不足,只能靠糖来补充。这样会因吃太多甜食而导致偏食、蛀牙等不良后果。
- 维生素:
- 维生素在调节身体组织的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身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处于生长期的幼儿有必要多吃牛奶、水果、蔬菜、海藻、乳制品、鸡蛋、肝脏等。
- 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B1、B2。
- 矿物质:
- 由于骨骼的快速生长,对矿物质尤其是钙的需求量很大。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铜及各种维生素也必须供给充足。
- 缺钙容易引起佝偻病、骨折。儿童缺锌会影响骨骼生长,导致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和贫血。长大后也会出现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等症状。
- 因此,儿童应经常食用含锌量高、易吸收的动物性食品,如肝脏、鱼、瘦肉、牡蛎和贝类等,以保证锌的供给。缺乏:缺铁性贫血。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血液、菠菜、红苋菜等。
饮食禁忌
- 爆米花
- 肥肉
- 罐头食品:铅含量高,容易造成儿童生长迟缓、抗病能力下降。造成肥胖并影响钙的吸收,造成体内缺钙。它含有色素、香料、甜味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但儿童尚未成熟,肝脏解毒功能尚不健全,添加剂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
- 可乐饮料
- 太妃糖
- 果冻
- 泡泡糖:含有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乳糖残留在儿童牙齿缝隙中,通过口腔细菌的作用很快转化为酸性物质。另外,奶糖中一般添加少量有机酸,可使牙齿组织松动、脱钙、溶解,严重时会引起龋齿。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钠。吃得过多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还会减少铁和锌的吸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它含有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如果长时间含在嘴里,很容易吞下胶基,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热门推荐
黄石公园探险:自然奇观与安全须知
黄石公园野牛又伤人!如何安全观赏野生动物?
佛教二十四诸天护法
医生有话说:冬季护肤别踩雷,做好保湿让肌肤丝滑过冬
适合冬季的护肤步骤|美容技巧|祛妍堂
攀枝花至云南旅游攻略:热门景点、交通路线、美食住宿一站式指南
运动疝气: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7300年前的超级火山爆发:Kikai-Akahoya火山的史前大灾难
陶波湖:火山口中的碧绿明珠
黄石超级火山:下一个极端高温制造者?
明、清偏爱的火器——红衣大炮
大足石刻开启“五山联动”,游客必打卡!
大足石刻登上春晚舞台,千年古韵展新颜
大足石刻客流创新高!你去打卡了吗?
Android数字健康:科学管理你的手机使用时间
用简单AI轻松管理手机后台,告别卡顿!
凤凰卫视赵群力镜头下的林坑古村落
黄石火山再次爆发,人类能自救吗?
黄石火山活动向东北转移,专家:喷发概率极低
黄石火山活动新发现:岩浆向东北转移,但短期内无喷发风险
黄石国家公园地热奇观探秘:间歇泉大揭秘!
补血健脑“大户”!猪身上的“黄金部位”,错过就可惜了
文化认同的形成:从地域到全球的身份塑造
《骆驼祥子》中二强子的争议行为:一个时代的悲剧
《熊出没·重启未来》:光头强的秘密与11年的成长
在家里尝试16个有趣的活动来辅助孩子学习
爱的力量:家庭教育中的正面激励与成长动力
家庭互动,让宝宝语言能力up up!
言语交际:提升小学生言语品质的关键途径
语言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