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关税来袭,中国股市能否逆势上扬?
特朗普新关税来袭,中国股市能否逆势上扬?
2025年2月4日起,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决定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作出的,该法案允许总统在国家面临紧急情况时采取经济措施。特朗普政府表示,此举是为了应对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问题,特别是芬太尼等致命药物的流入。
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就在不久前,DeepSeek-R1模型的发布曾导致美股暴跌,中国软件股狂飙。而此次关税政策的出台,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然而,国际投行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却出人意料地乐观。高盛最新研报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到2025年底将上涨20%左右。基于可观的风险回报,该机构建议,继续超配A股和离岸中资股。回顾此前,高盛发布的2025年中国市场展望报告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2025年将分别上涨15%、13%。
摩根大通也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写道,随着特朗普对华政策和中国回应的明朗化,中国股市预计将在今年1月底前后迎来逆转。美银知名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则认为,美股下跌将迫使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2月或3月将是开始做多美债和中国、英国以及新兴市场股市的良好时机。
更值得关注的是德意志银行的最新研报。该行分析师Peter Milliken将2025年定义为中国股市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报告指出,中国的技术创新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认知跃迁”。202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成功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并推出全球首款第六代战斗机和低成本AI系统DeepSeek。美国硅谷投资人Marc Andreessen甚至将DeepSeek的发布称为 “AI 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象征着中国科技崛起已不可忽视。
德银认为,中国企业在多个行业已实现从“低成本制造”到“高附加值创新”的升级。从纺织、钢铁到电子产品,再到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EV)、核能、高速铁路、人工智能(AI),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商品出口量是美国的两倍,占全球制造业附加值的30%。在服务领域,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金融、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
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在企业层面,通过海外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等策略来降低关税影响。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为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实基础。
尽管面临关税挑战,但中国股市的长期前景依然被看好。德银指出,目前全球投资者仍严重低配中国资产,就像当年低估传统能源行业一样,但市场将逐步意识到这一错误。考虑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其股市市值占全球市场的比例有望显著提升。
从估值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历史低位。与美股纳斯达克相比,沪深300指数虽然拥有众多全球领先企业,其市净率(P/B)仅为纳指的四分之一,且市盈率(P/E)仍处于历史底部。与此同时,香港上市的中概股普遍较A股便宜40%左右,进一步提供了价值投资机会。
德银预计,中国股市将在2025年迎来长期牛市,港股和A股将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欧美制造业衰退,以及西方企业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全球资金可能会重新配置至中国市场。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消费增长有望从2024年的3.8%回升至2025年的5%。这主要得益于以消费为重点的领域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财政支出和补贴,服务型行业的产出缺口进一步缩小,以及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积极财富效应小幅推动消费增长。
政策面上,针对股票市场的政策在2025年仍将主要围绕“强调股东回报”“投资者保护”“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展开。政策层面的调整已经在2024年减少了中国股市的尾部风险,并使得估值重估。2025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或能推动每股盈利增长和适度的估值上升。
资金面上,高盛认为,政策推动的资本流动转变可能在2025年加速。在长期增长和政策前景更加明朗之前,注重绝对回报的投资者可能会继续择机交易中国股票。并且,无风险利率下行、对中国股市的政策支持,以及风险偏好改善都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增加股票配置的潜力巨大。
尽管面临外部挑战,但中国股市的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德银认为,中国经济与日本80年代的崛起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其全球化布局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远超日本。未来五年,全球投资者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的增长逻辑,并提升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权重。
对于投资者而言,建议关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制造业龙头企业,以及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公司。这些领域不仅代表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