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选题?来看古典小说IP深挖指南
找选题?来看古典小说IP深挖指南
在浩瀚的古典小说作品中寻找适合改编的IP,犹如大海捞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唐传奇、宋元话本及明清小说的改编价值与潜力,从经典作品中挖掘新的创作灵感。
相比戏曲、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公共IP,古典小说无疑是文本成熟度最高、最适宜改编的。当然,艺术成就最高的那些作品早已被多次开发。
要想在浩瀚的古典小说作品里淘金,无异于大海捞针,所以需要先定个坐标,重点“捞鱼”。唐前短篇文言小说以《世说新语》及《搜神记》为代表,但往往篇幅短小,改编难度较大,可以先放放。
“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唐传奇作品情节丰富、曲折离奇,更适合现代影视作品改编。宋代市民文化大盛,“说话”艺术大行其道。“宋元话本”通俗有趣,颇为“下沉”,也是影视改编的重要矿藏。到了明清,小说更是百花齐放,精准选品以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关键。
“唐传奇”应挖尽挖
改编“唐传奇”的影视作品早已不少。如舒淇主演,根据《虬髯客》改编的剧集《风尘三侠之红拂女》;以及同是舒淇主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而“唐传奇”中值得改编的作品当然远不止于此。
有些作品本身就更适合改编成长剧,比如王度的“玄幻冒险”类传奇小说《古镜记》。《古镜记》讲述的是王度从一个叫“汾阴候生”的人手里得到了一枚宝镜,能照出妖怪原形、去除疫病。从此以后,他宦游各地,用此镜屡除妖邪。
王度初拿到宝镜,路宿人家,便照出主人家的婢女鹦鹉乃是老狐所化。鹦鹉辗转嫁人,并不作恶,王度内心十分怜悯。而后其弟王勣借镜出游,宝镜也能屡屡化险,颇⻅功效。该作共有十几个类似的古镜祛灾灭邪小故事,篇幅都很短,整个作品也不算太长。但其搭设的单元剧框架,设定有趣,结构完整,很适合改编为长剧集。比如可以改编为以王度、王勣为双男主的单元故事,以古镜除妖为主线,贯穿各个单元故事,并丰富、完善相关情节,做成除妖志怪类剧集。目前已有同名解谜手游《古镜记》问世,基本只是借用相关概念,影视改编还有很大空间。
再举一个例子,薛调的爱情类传奇作品《无双传》。《无双传》讲述的是唐德宗年间的贵门千金无双与“青梅竹马”的王仙客之间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无双之父嫌王仙客寒微,将其遣出长安办事。随后爆发了安史之乱,无双父母因任伪职被处以极刑,无双则被没入掖庭为宫女。其后,无双被分配到驿站洒扫,偶遇升为驿官的王仙客。但一入宫门深似海,相爱之人无法相守,二人苦苦挣扎,最终无双靠假死脱离宫籍,与王仙客双宿双飞。这简直是一部标准的大女主传奇爱情剧,只要保留故事核,将情节加以丰富,会是一部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优质古装剧集。
“唐传奇”中的其他作品,如讲述龙女和书生柳毅人神相恋的《柳毅传》、讲述长安名妓霍小玉凄婉故事的《霍小玉传》、讲述裴航与仙子云英蓝桥相约的《裴航》,都是不错的改编蓝本。这些优质作品的属性更适合改编成电影,但也可以保留其人物或故事核、关键设定,并合理“原创”,填充情节,虽然操作难度相对大一些,但改编为长剧集也无不可。
“宋元话本”打开新世界大门
现今留存下来的宋元话本并不算太多,主要保留在《清平山堂话本》及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之中。宋元话本除了改编自《西湖三塔记》的“白蛇传”故事以外,影改作品不算太多。比较成功的改编,可能还要追溯到二十几年前的《快嘴李翠莲》,这部剧基本只用了李翠莲“嘴碎”的设定。再如2019年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实验短片”的《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就改编自《喻世明言》第三十六章“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宋元话本这块空地值得大力挖掘。只是宋元话本中多精怪俚俗之事,开发风险与难度并存,但也曲折动人。比如讲述璩秀秀和碾玉匠崔宁“人鬼情未了”的《碾玉观音》。该作讲述了貌美的绣娘璩秀秀,被卖入郡王府,却与巧手工匠崔宁相爱。后秀秀被杖毙,崔宁也被发配流放,璩秀秀死后却追随崔宁而去,以魂魄与之相爱。《碾玉观音》是宋元话本中的代表作。死也要追随真爱的璩秀秀,颇有明代汤显祖笔下“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杜丽娘之风范,是十分动人的女性形象。而若要改编,则可以避免“鬼魂”的设定,比如改为死后成为精怪之类,人妖相爱也是可以考虑的。
再如保存在《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定山三怪》,文中的三个妖怪骷髅将军、斑斓虎怪、红兔精或许不能照搬,但红兔精(红衣女)与崔衙内之间的人物情感关系以及红衣女的背景、人设相当精彩,可在符合原作风格的基础上丰富故事情节,大胆改编。宋元话本多喜描述人妖相恋的故事。比如保存于《醒世恒言》中的《红白蜘蛛》,红蜘蛛与白蜘蛛姐妹二人幻化为人形,姐姐红蜘蛛日霞与郑节使成亲的故事与《白蛇传》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现存还有不少宋元讲史话本,如《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等等。这些作品当然都带有演义性质,并非正史,但毕竟有古人原著“背书”,可以助力开拓历史剧新方向。只是讲史平话的内容泥沙俱下,又比较“难啃”,要想改编需要下一番功夫。
“明清小说”继续捡漏
明清小说是影视开发的“富矿”,大家都争相下场,竞争相当激烈。但明清小说里还是有很多开发较少的“宝藏”作品。明清小说的题材类型十分丰富,才子佳人、公案、讲史、精怪、神魔,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因而可供改编为古装爱情、悬疑探案、古装志怪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其中,长篇章回体小说尤其适合改编为剧集,而且还有不少IP价值较高的作品,鲜少被开发。比如清代李雨堂的《万花楼演义》,讲述的是跟“杨家将”及“包青天”同一时空的另一位英雄人物狄青的故事。狄青的知名度相对较弱,但也有一定群众基础。再加上杨家将和包拯的“友情客串”,只要注意历史民族问题,还是一部比较适合影改的长篇小说。再如明万历年间罗懋登撰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该作品是在《西游记》问世后,“跟风”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原作的艺术水平当然远远不及《西游记》,甚至有些平庸,但全文描述了数十个海外国家,包括比较写实的苏门答剌、爪哇、古俚等地。也有虚实结合的如金莲宝象国、宾童龙国。整个框架很适合进行“二度创作”。同时,该作品本身带有较强的超现实色彩,将郑和下西洋与神异妖怪相结合,就像《西游记》也是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西行之事进行神话式演绎。若改编这部小说,则既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有古人原著保驾护航,若处理得当,还是大有可为的,乌尔善继《封神》《异人之下》系列之后开的新坑《郑和下西洋1:沧海幽冥》,就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弘扬“一带一路”精神结合了起来。再如讲述顺天府尹施世纶结交江湖人士、屡破奇案的清代公案小说《施公案》。施世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标《唐朝诡事录》中的苏无名,名气谈不上多大,但是让他做个古代版“柯南”是个不错的选择。之前已有TVB欧阳震华主演的《施公奇案》以及范明主演的《新施公案》,这两部剧改编得相对保守,反响也都比较一般。若想符合当下市场需求,需要做比较大刀阔斧的改编。比如改编为施世纶探案的单元剧集,但案件可以改编甚至替换为更高质量的悬疑推理故事,打造成有古典小说蓝本的快节奏古装悬疑探案剧集。明清的才子佳人、婚姻爱情小说也是遍地开花,有不少值得改编的佳作。当然,改编时需要调整部分设定,以符合当下的认知和审美。比如《醒世姻缘传》中的转世轮回,不能直接照搬,可以用类似重生、梦境等方式转化;《儿女英雄传》中安骥一夫二妻的设定,虽不违反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会影响当下观众的共情。短篇小说则适合改编为电影,或挑选合适的单篇整合为单元剧集。《聊斋志异》改编得太多了,不妨在其他短篇小说集里再寻觅一番。如清代文人袁枚的《子不语》、瞿佑的《剪灯新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等等。《子不语》书名取自“子不语怪力乱神”,顾名思义,该书可以作为《聊斋》的“替换装”,其中如《三姑娘》《紫姑神》《医妒》等篇故事比较精彩,但不以诡异猎奇为追求。该书整体风格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风格相仿,故事性更强,作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袁枚文学功底也是相当有保证。如果说志怪小说还是存在一定改编风险,那像包括《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在内的“剪灯三话”等作品,题材内容则相对广泛,只是多少有些艳史糟粕,但也有好内容,比如《翠翠传》《秋香亭记》等写乱世爱情之作。以上所举只是古典小说的沧海一粟,古典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故而仅以其中数篇为例,抛砖引玉。但可以肯定的是,古典小说一定是IP改编的重要源泉。只是开发古典小说,不能陷入“拿来主义”,重要的是汲取古典文化精粹,充分、合理发挥创造力,做符合当下的真诚表达,才能改编出优质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