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好吃,“地理知识”有味!
“车厘子”好吃,“地理知识”有味!
车厘子,这种来自美洲的美味水果,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为什么智利车厘子如此出名?为什么春节是其销售旺季?它们又是如何跨越重洋来到中国的?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为什么智利车厘子最出名?
车厘子树一般生活在海拔500~2000米高原地带,是一种喜阳光、好高温、喜肥料、好湿度较高气候、喜土质松软地质、好肥沃土壤的大型果树。
智利是一个相当“狭长”的国家,同时智利西邻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东依安第斯山脉,车厘子的主要产区就夹在这两条山脉之间的地中海气候区。
智利的车厘子更是因其高产量和优质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体原因如下:
- 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 平均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且降雪丰富,以及相对封闭的地形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 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纯净且矿物质丰富;
- 土壤以火山灰土壤为主,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排水性好。
为何春节是智利车厘子销售的旺季?
车厘子从开花到成熟大约需要70—90天,具体时间会因品种、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车厘子是季节性水果,通常在夏季成熟上市。
- 与北半球产区错峰:智利的夏季恰逢中国的冬季,此时同在北半球的美国以及国产樱桃尚未开花。其反季节的“天时”使得智利车厘子能够在中国市场中错峰销售,“打遍市场无敌手”。
- 与南半球产区有成本优势:由于车厘子果实娇嫩,无法实现大量机械化采摘,因此采摘都需人工逐一手采。车厘子的生产环节一大成本就是人工费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高福利、高工资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是发展中国家的智利也就拥有了“人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出口上整体具备了成本优势。借助着“人和”,智利车厘子顺利“胜出”。
- 春节前后是中国市场购买力巅峰时刻: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刚好赶上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也是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巅峰时刻,同台竞争的选手,只有同在南半球的来自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产出的车厘子。
车厘子是什么交通工具到中国的?
一般来说,从果园上采摘下来到中国市场,空运车厘子所用的时间大概是3-7天,海运车厘子则要20-40天。
空运
在过去,为了保证车厘子的新鲜度,使其能够尽快抵达消费者手中,空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然而,空运成本高昂,这无疑大幅提高了车厘子的售价。以5公斤装的车厘子为例,走空运的成本大约需要70元/箱,在空运前期 (以客机腹舱为主),一箱5斤的车厘子空运物流价格甚至可以高至200 - 300元 。如此高昂的运输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使得车厘子价格居高不下。海运
近年来,随着海运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冷链保鲜技术在海运中的广泛应用,海运成为了车厘子运输的重要选择。海运的运力远远超过空运,一次能够运输大量的车厘子。而且,海运成本相对较低,以5公斤装的车厘子为例,走海运的成本大约只需20元/ 箱 。这使得车厘子的到港成本大幅下降,为价格下调提供了空间。
海运是如何保证一个月不腐烂的?
按理说,新鲜水果的损耗率高得惊人,它又是如何光鲜亮丽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生产技术
车厘子的保鲜秘诀从源头开始。种植户通常选择果实七成熟的时候,此时的车厘子乙烯释放较少,延缓了衰老过程。采摘后的车厘子也不是直接装箱,而是经过“冷激”处理,就是将新鲜车厘子迅速浸入冰水中降温。接着,车厘子会进行清洗,并喷洒一层食品级保鲜剂。车厘子运输中并不是普通的塑料袋装,而是使用了气调包装技术。氧气少了,车厘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就像进入了“休眠”状态,代谢变慢,保存时间就更长。采摘后18小时内,它们会被送到冷库,迅速装进专业冷藏集装箱。所以说,进口车厘子能实现“漂洋过海不腐烂”,靠的绝不仅仅是自然条件,而是一套完整的保鲜体系。运输方式
如今,各大船公司纷纷看好车厘子运输市场,相继开通了 “车厘子快线”,直接从智利把车厘子运到中国,不再进行中转。海运直航的运输方式可大幅缩减车厘子的运输时间。根据多家班轮公司公布的信息,从智利到中国,“车厘子快线” 的时效在 22 天左右 。例如,中远海控运营的2组7条 “樱桃快航”,由双品牌独立投船运营的WSA3 航线提供智利至上海的特色运输服务,该航线自去年12月2日起,把车厘子交货期由原先的 32 天缩短至 23 天 。运输时间的缩短,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车厘子的新鲜度,使得海运车厘子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中国哪里适合种?
在中国,最早的车厘子是在1871年被引入山东烟台。此后,车厘子逐渐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其中,山东省的烟台市福山区是车厘子的重要产区之一,具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此外,辽宁省的大连市旅顺口区也以生产高品质的车厘子而闻名。